三师徒接力,点亮一座岛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距离霞浦县城20海里的海域,有一座美丽的小岛——西洋岛。岛上常住人口6000多人,95%以上群众从事渔业生产。每当夜幕降临,点点“星光”亮起,西洋岛犹如夜里的海上明珠——

三师徒接力,点亮一座岛

□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张敏灵 鲍斯特 文/图

刘江平在海底电缆监测塔内工作。

西洋岛微电网3台风力发电机在作业。

5月27日,记者从宁德驱车两小时,来到霞浦下浒码头,再坐轮渡一小时,于中午时分登上美丽的西洋岛。

这里是海岛乡政府所在地,岛上常住人口6000多人,逾九成群众从事渔业生产。

刚出海岛码头,骤雨悄然而至。随行的海岛供电服务站站长林章武笑言:“我们不仅守护光明,而且追逐绿韵,还能带来财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的海带加工厂不时有运输车辆忙碌进出。“这个厂伴随‘风光储’微电网成长。”憨厚的林章武打趣道,“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用绿电,师徒三个人,就是‘守护神’。”

林章武口中的师徒三人分别是郑敏栋、张依国、刘江平,他们还各有一个响亮的绰号——铁脚板、活地图、百事通。

“铁脚板”送微光

海岛上能通电,一度是渔民最大的期盼。

早年因为没有电力供应,渔民只能依靠油灯照明。打捞上来的海产品无法长时间储存,渔民只能选择晒干或腌制,造成大量浪费,守着好资源却过不上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郑敏栋就来到海岛乡政府工作。当时,海岛上仅乡政府有发电机供电,以保障日常工作需求。郑敏栋负责电力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

“我爸爸是海岛上第一代电力人,得空就捧着书钻研电力知识。那时用柴油机发电,从晚上7点一直要忙到次日凌晨,他既要看护柴油机,又要负责修理,手上经常黑黢黢的。”说起父亲郑敏栋,郑彩梅眼里泛着光,“有一次,他在下广桥忙着发电,忽然听到附近有人修船时不慎掉到海里,便第一个冲下去救人。”

20世纪70年代,海岛乡政府决定扩展线路,让岛上一些重要的场所也能有限用电。作为乡里唯一一个懂电的人,郑敏栋统筹负责电网建设,开始用脚丈量海岛的每一寸土地,由此得了个“铁脚板”绰号。当时,岛上因地制宜,用木制电杆和绝缘线,简单拉起几条线路,靠着20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供电。

虽然有电了,但也仅能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其他电器的使用还非常有限。

“当时每户最多只能装两盏灯泡,最高就是25瓦。村委会有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最受男女老少喜爱。”郑彩梅回忆说。

电力的引入虽然给海岛带来了一丝现代化的气息,但岛上风大、潮气大,电力设备的维护和保障要求也更高。每隔一段时间,郑敏栋都会带领人员沿线路检查和维护,每次巡线都要徒步10多公里,在那个机动车辆尚未普及的年代,一趟下来就是从清晨到深夜。当时,郑敏栋不仅需要维护乡里的电力线路,还得负责岛上居民和厂里的用电设备,群众碰到灯不亮、设备不转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他帮忙解决。

在工作中,郑敏栋特别喜欢“小年轻”张依国,觉得他踏实肯干,便将电力知识倾囊相授。他常带着张依国,扛六七十斤重的地锚上山、立起8米高的沥青浸过的木头杆子、打下1.7米深的杆洞……就这样,年龄相差30多岁的两人成了亦师亦友的好同事。“师父耳提面命,以身作则,告诉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工作,如何为百姓服务。”时至今日,张依国仍清晰记得师父郑敏栋的叮嘱。

“活地图”守初心

让渔民用好电,这是海岛上第二代电力人张依国的最大梦想。

1987年,高中毕业的张依国走进海岛乡电管站,成为一名电工。那年国庆节,西洋岛第一条海底电缆建成,渔民们放鞭炮庆祝。

“当时,一老人跪在海边,千恩万谢。”那一幕,张依国至今难忘,也让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有了海底电缆,岛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改善,第一家制冰厂在众人的期盼声中建起。不过,那时西洋岛的电网建设依旧薄弱。“供电高峰期,高压熔断丝很容易烧毁,每年大年三十晚,我们的年夜饭都是守着变压器吃。”张依国说,当时还没有施工队,人手又少,断杆断线等故障都得自己抢修。

有一次,除夕夜雨中故障巡视,由于登杆工具太滑,他们只能用老办法,将两个梯子绑起来,再爬上去检修。“那是在山头作业,北风呼呼地刮,吹得人脸生疼,光把10米高的梯子精准推到检修位置,我们就用了个把小时。”张依国在下面指挥,一个不留神,踩到了坑里,摔断了右手,“钻心地疼,夜里没船,更没快艇。好不容易挨到大年初一,先坐船再坐车,两个多小时才折腾到县医院。”

2012年是个分水岭。那一年,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450万元,12公里的10千伏海底电缆成功投入使用,其中铺设到西洋岛的海底电缆6公里,实现西洋岛双回路供电。

打那以后,张依国带着徒弟刘江平跑遍了西洋岛每个角落,绘制电力“活地图”,组织施工队伍陆续完成了10千伏海岛Ⅱ回的线路改造及岛上各台区低压线路更换,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改变了以往频繁停电抢修的局面,西洋岛进入稳定用电期。

望着夜晚岛上的星星点点,听着码头制冰厂的轰鸣声和渔船靠岸的吆喝声,张依国咧嘴笑了:“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能亲手帮助海岛户户通电,我这一辈子,没白过。”

岁月的印记已深深地刻在张依国脸上,也慢慢爬上了他的双鬓。2019年,张依国退休了。“把客户当作亲人,你为他们付出多少,他们就能念你多少。”他常常对着徒弟刘江平如是念叨。

守岛42年,堪称海岛“活地图”,张依国守住了初心,更守牢了人心;守住了海岛的供电,更守住了海岛的发展……

护海缆逐绿韵

作为海岛上第三代电力人,刘江平也是一位热心肠,人称“百事通”。

海岛乡因地理位置偏远,居民就医不便。在紧急情况下,刘江平常带领一些船老大,组成义务送医小队,为岛民搭建绿色就医通道,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我在西洋岛出生、长大、求学,这里是我的根,我愿用一生来守护。1996年,我就和电打起了交道,先在岛上当学徒,后进入县供电公司,长期担任西洋岛供电服务站班员。”刘江平说,自己的工作内容重复却不简单。

最怕遇上台风天。因为柴油机发电功率小,刘江平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到现场,先挨家挨户去居民家里拉低压开关,把负荷减下来,等柴油机发动起来,再搬着梯子挨家挨户将开关推上去。

“台风天线路一出问题,大伙儿就跟着受罪。”刘江平说,在海岛上,对台风的感受尤为深刻,车子出不去,只能步行,风裹着雨打到脸上跟沙子打到脸上一样疼。他们只能猫着腰,贴着地面走,抢修异常艰难。

西洋岛用电用能主要是通过海底电缆传输,海底电缆成了岛屿用电的“生命线”。然而,霞浦是东南沿海重要航道,这片海域的海底是泥巴地,很适合大型船只抛锚避风,海缆保护区附近密集通航和锚泊,给这条海底输电“生命线”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威胁。

“船只下锚、起锚,都会在海底拖行一段距离,很容易钩住海底电缆。”林章武举例说,自2013年6月起,海缆故障就发生了6起,每次抢修恢复通电时间需要10~13天。

早年没有海缆抢修船,仅从海底启用备用海缆就把人累得够呛。“接百米海缆至少需要百人帮着抬,一人抬一米,将其架到一字排开的十几条渔船上。”刘江平说。

2019年,受船舶锚害影响,海底电缆接连两次出现外破故障,导致西洋岛全岛停电。刘江平扛起岛上抢修复电的重责,连续多日从早上6点工作至次日凌晨,困了累了就在供电所里躺下小憩一会,醒来提着工具包就出门……这期间,岛上依靠错峰发电,将居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守护好全岛用电用能安全,西洋岛供电服务站在岸边建起海事卫星监控平台,装备有高音喇叭、探照灯、电子栅栏等,同时启动巡线快艇日夜值班管控,重点关注回港避风的商渔船锚泊情况,开展禁锚区警戒、驱离等应急处置。

西洋岛上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2020年国网福建电力风光储一体的海岛微电网试点落户西洋岛,微电网项目由3台2兆瓦风力发电机、2兆瓦时储能系统和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组成,保障了海岛连续不间断供应绿电。

“岛上的储能预制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远处风机和光伏就是一个个电源,它们发出的电储存在‘充电宝’里,先供给岛上用户用电,剩下的电还能向大电网输送。”刘江平娓娓道来。

为顺利推进微电网工程建设,刘江平带领项目相关人员四处勘察,并积极协调属地乡、村两级开展各项施工前期工作。2021年11月,微电网建成投产,与海缆供电互为补充,为岛上用电提供双重保障。

小小的微电网,大大改善了西洋岛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海带加工厂应运而生。

刘江平作为海岛供电从“海缆时代”到“微电网时代”的见证人,微电网投运后,他手头的抢修任务明显减少,感触也特别深。“第一条海缆通电时我才十岁,那时候岛上像过年一样,爸妈都念叨说这下有电了,日子好过了。三十几岁时,跟着依国师傅做第二条海缆,已经觉得特别厉害了,哪能想到电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微电网可以在岛上建起来。微电网就是岛上的新质生产力!你看,今天风速比较大,发电足,一台风机就可以满足我们整个岛的日常用电。”刘江平说,现在西洋岛的人气更旺了,生产更火了,他们要重点掌握微电网各种运行模式的切换,做好供电服务。

“岛上缺少路灯维护人员,他便自发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岛上居民夜间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苏建琨告诉记者,电表以下,属用户产权,本不在供电公司维护范围。可只要群众一个电话,刘江平总会第一时间响应。

在海岛乡,刘江平像一缕春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因工作认真负责,他于2021年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我师傅常说,‘把工作当成乐趣,你就有了无穷的动力;把客户当成亲人,你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师傅的教诲,我将永远铭记。”刘江平说。

热门相关:终归田居   春秋我为王   千夫斩   呆萌配腹黑:倒追男神1000次   呆萌配腹黑:绝宠小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