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返乡、出国,印度劳动力流动的背后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曹冲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编者的话:国际劳工组织5月29日发布最新《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失业率将降至4.9%,低于此前预测的5.2%。美媒报道称,新预测数据的下调一部分源于印度等国失业率低于预期。不过,印度国内的就业调查数据一直备受争议,印度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于本国就业质量下降、劳动力输出等问题的争论在大选期间也格外激烈。近些年,印度就业人口持续呈现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这背后既有疫情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次则是源于印度经济有增长无发展、城市化率不高、印度特有的市场环境等复杂因素。

移民劳工和零工工人,印度就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率数据的准确性在印度国内有很大争议。印度工业联合会总干事钱德拉吉特·班纳吉5月29日发文称,印度国内最新劳动力调查显示,许多指标呈现积极趋势。国家失业率从2017-2018年的6%下降至2022-2023年的3.2%,劳动力参与率也在这5年间从49.8%升至57.9%。据了解,班纳吉选取的数据来自印度定期劳动力调查(PLFS),该调查在5年间采访并回访了城市和农村10多万个家庭。

“不要误读劳动力数据。”印度《德卡先驱报》报道称,将PLFS数据解读为就业状况改善是一种误导。事实上,这5年里的新增就业岗位中有一半都集中在农业领域,有1/3以上都是家族企业中的无偿工作,主要由农村女性承担。临时工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1/5以上。

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也多年跟踪印度就业情况。CMIE本月初公布印度今年4月的失业率数据为8.1%,明显高于PLFS的数据。据了解,该调查要求“失业者”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年满16周岁,有能力在过去4周内进行全职工作,并且这段时间内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CMIE每月都会对印度城市和农村的超过4万个家庭进行调查。据印度新闻网站“The Wire”报道,一些经济学家对CMIE数据的可靠性表示担忧,认为印度很大一部分就业是在非正式部门的非永久岗位,这会导致对就业者和失业者的定义模糊。

学界对失业率数据存疑,而印度政府对国际组织的数据表达不满。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国际劳工组织 (ILO)今年3月的《2024年印度就业报告》显示,印度失业人口中83%是年轻人,该数据引发印度政府的担忧,尤其是在莫迪希望拿下“三连任”的关键时刻。印度劳工就业部联系了ILO,称该研究的开展和数据的发布都没有经过同印度政府的沟通,并反驳称该报告忽视了国际移民及零工工人的显著增多,这两者构成了印度就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统计数据不统一且颇具争议的情况下,一些媒体更关注印度民众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印度劳动力的“非正规化”程度日益升高。22岁的大学生萨胡是零工工人中的一员,为赚取学费,他注册成为食品配送应用程序Zomato的配送员。他一开始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从而兼顾学业。但发现薪资不足以支付学费后,他只有考试时回学校,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印度制造’没有创造就业机会。”美国《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安查尔·沃赫拉今年4月刊文称,她在印度人口最稠密的北方邦小镇密拉特报道大选时,发现当地民众说起一条连接首都新德里和密拉特的新高速公路滔滔不绝。但据她观察,除此之外,公布近10年的“印度制造”计划似乎没有给密拉特带来太大变化。曾攻读计算机管理学学士学位的印度青年马努一边在一家隔间大小的电脑维修店给笔记本电脑贴膜,一边对记者说:“密拉特没有工作机会,也没有工业。”

新德里社会发展委员会教授、曾任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比斯瓦吉特·达尔5月28日在《德干先驱报》上刊文称,尽管一些就业指标持续改善,但印度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至少3个难以估量的因素:一是印度青年(15-29岁)就业前景最为艰难,该群体的失业率一直高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水平;二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仍然严重;三是零工工人面临工作条件艰苦等挑战,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

“回到农村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发展机会”

“印度希望制造业蓬勃发展,劳动力却涌回农村”,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尽管印度政府鼓励在制造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近几年仍有数千万劳工回流农村。有专家警告,这或对印度的经济结构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过去4年里,印度的农业就业人口增加了约6000万,即使是在2023年印度大部分地区已摆脱疫情影响后,印度农业就业人口仍增加1300万。报道认为这个趋势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是印度的粮食福利计划促使更多人留在农村;其次,印度一些邦正通过推广自然农业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第三,印度缺乏大规模制造业,致使城市吸纳农村人口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印度农村女性参与劳动是印度农业就业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钦奈大湖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马哈姆巴雷发表评论文章称,农村女性开始从事有偿工作,表明家庭预算管理压力大,其配偶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难以维持生活水平。她强调,未来如果男性工资实现增长,农村女性就业率可能再次下降。若想保持她们的就业率,还需要更多在工作地点、类型、薪资等方面更适合女性从事的非农业工作。

而对于那些已经从农村来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印度年轻人,《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他们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非返回农村。以尼赫鲁大学为例,这所大学为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所以有非常多出身农村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困难、城市生活成本很高,他们还是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找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回到农村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发展机会。

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同时,印度多个行业还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统计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最缺工的行业是消费品和服务业,超八成该行业雇主表示他们缺人手,其次是信息与技术行业和能源与公共事业。

“印度大多数城市在选举季遭遇劳动力危机。”据《经济时报》近日报道,大选期间,很多城市的工人回到农村,通过参与选举相关活动获得更多收入,如参加选举集会、发放小册子、供应餐饮等。以来自北方邦农村地区的阿贾伊·辛格为例,他在孟买的一家商店工作,每月收入1.4万卢比(1万卢比约合869元人民币)。他最近趁着大选回到家乡通过参加政党集会赚钱,他说:“我光是参加集会,每月就能赚2.2万至2.4万卢比。”

据报道,北方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的跨邦务工人数是印度最多的。而德里、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等依赖外邦工人的邦出现严重的工人短缺。业内人士表示,除设施管理和食品服务外,建筑、制造和服务业也都出现缺工现象,包括机器操作员、物料搬运工、焊工、销售人员等岗位。

不仅想找工作,更想找到体面的工作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2022年发布报告称,印度当前就业形势正变得更加复杂。首先,随着识字率和职业与技能教育的发展,人们不仅想找工作,更想找到体面的工作。第二,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在不同邦和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第三,印度经济产出与就业结构之间不匹配,工业和服务业占经济增加值的80%,提供了54.5%的就业,而农业仅贡献经济增加值的1/5,却占劳动力的46.5%。第四,政府工作的稳定和福利使人们对其有很大偏好。

印度劳动力短缺也给制造业带来挑战。有专家表示,印度面临的不是人力短缺,而是熟练工人短缺。数据显示,印度只有2%的人口是熟练工人。根据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商Ultimate Kronos Group去年年底对300多家制造商的调查,76%的企业称,熟练工人短缺损害了其盈利能力,其中35%的企业将其影响定义为“严重”。印度“团队招聘”网站报道,印度工业界发现,制造业熟练工人的长期短缺可能会破坏“印度制造”计划。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作为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制造业和工业化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莫迪2014年上台后,希望通过“印度制造”每年创造约1200万个就业岗位,实际上每年仅创造了几十万个。印度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也不太乐观,高端金融、IT、商业服务都需要高技术人才,对普通人就业吸纳能力有限。

林民旺认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被普遍认为是印度创造就业的关键,但这受制于其基础设施状况、土地获得障碍、不稳定的政策环境、过度保护的劳动法以及中小企业生态系统不够发达等因素,同时还面临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和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等国的竞争。随着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加速,印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窗口期有限。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喜欢印度工人”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国,其高等教育领域人才流失尤其严重。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出国改变命运”的说法在印度高校比较普遍。记者不止一次在校园里听到教授说,“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国”,如果暂时无法出国,就一定要努力留在高校读博,因为博士阶段有更多机会去国外交换最终出国工作。

近期,印度正推进与多方签署双边劳动力供应协议。此举受到一些专家欢迎,认为这将有助于阻止印度劳工非法进入发达国家,并提高合法印籍劳工的收入。但也有人持反对态度。印度“对话”网站报道称,以色列计划从印度引入1万名工人促进其建筑业发展,成千上万印度人在国外冲突地区寻找工作是印度国内就业危机的结果。印度社会学家查克拉巴蒂在美国《欧亚评论》网站上发文称,印度正在“输出绝望”,将劳动力商品化是印度把短期经济利益置于公民尊严和安全之上的表现。

据《印度时报》日前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国际移民趋势研究显示,印度人海外工作的目的地正发生变化。阿联酋曾是最受印度人欢迎的去处,但今年已跌至第六,排在前几位的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英国。根据印度外交部的数据,印度海外侨民共3230万人,其中出生于印度的海外侨民有约1868万,每年有约250万印度人移民海外,其中大部分是在海外工作的印度劳工。

中国台湾也是印度劳工海外就业的新目的地。台湾地区“驻印度代表处”与“印度台北协会”今年2月签署移工合作备忘录,将引进10万印度移工,但不少民众担心这将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并影响到当地的就业形势。另据《电线报》报道,科威特也曾希望限制印度移民工人的数量,要求印度人数量不得超过科威特人口的15%。报道直言:“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喜欢印度工人。”

热门相关:穹顶之上   无敌天下   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   婚婚欲醉:腹黑老公萌宠妻   黄金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