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职场需反思“等级制度”之害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月29日文章,原题:令人窒息的等级制度困扰的不仅是日本娱乐圈 去年,日本娱乐界发生了两起大事件:备受赞誉的日本流行男团制作人喜多川被控性侵;日本“国宝级剧团”宝冢歌剧团的一名年轻女演员自杀。一些人可能会把这些悲剧归结为令人唏嘘的个例,只有在演艺圈才有可能发生,因为成为大明星的前景会使人失去判断力。但稍微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训。喜多川的案件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不能再重复的职场性侵案件;尽管宝冢案并没有明确一个主要的罪魁祸首,但它揭示了一个更普遍、更系统性的问题,对任何具有等级文化的商业组织来说,都是一个警示。
宝冢歌剧团成立于1914年,拥有400名女演员。通常,它的舞台会营造出一种闪闪发光的奇观般的景象,让观众完全沉浸在梦幻般的平行世界中。在这种华丽的背景下,去年9月一名25岁的宝冢女演员自杀的消息尤为轰动。调查发现,这名女演员因长时间工作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并有可能在工作中受到前辈欺凌。宝冢董事长在11月调查结果公布后宣布辞职。
对本土人才的依赖可能是传统日本公司的特色,而且大多数公司仍坚持着终身雇佣制。在舞台光鲜的背后,宝冢培养了一种狭隘的文化,限制公司成员未经批准不得在其他地方演出。其所有的女演员都毕业于著名的宝冢音乐学校,而这所学校的录取率只有6.5%。在宝冢的等级学徒制中,后辈需要严格服从前辈,军队式的纪律给宝冢增添了荣耀的神秘感。往好处说,该剧团以资历为基础的学徒制度可以加强其团体的良性循环,培育世代相传的关怀和支持。不过,如果这个系统长期运转良好,为什么现在却失灵了?
此前,日本戏剧评论家薮下哲司曾强调,在每一部作品中加入更多的歌曲和舞蹈,是导演们永不满足的愿望。他认为,这就是宝冢演员在过去30年中工作负担激增的根本原因。剧团的繁重工作往往落在初级和中级演员的肩上,比如自杀的那位演员。其亲属代表说,在该演员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她每晚只睡3个小时。
此外,在等级制度严明的宝冢歌剧团,基于资历的较高等级经常会通过施压或惩罚金字塔底层的人,来应对来自导演及外部的工作期望。身为过来人的较高等级演员可能会认为,下层在压力下也应当像她们当时那样坚持下去,这才是合理的。更糟糕的是,强烈的等级意识会迫使下属保持沉默。因此,她们的痛苦可能会被忽视太久,在最终浮出水面时,已经为时已晚。
尽管现代职场有松动的迹象,但以资历为基础的等级制度仍然是日本工作文化的一个普遍特征。因此,领导者必须有意识地举起一面镜子,检查其组织的运营模式,即结构、资源分配和治理是否适合当前的业务需求。此外,他们必须接受所有的声音,而不是忽视新成员和初级成员的声音。
“过劳死”现在已经是一个国际公认的词汇,适用于宝冢女演员的死亡。工作时长监管虽然有帮助,但不足以解决一个根深蒂固的弊病,这种弊病源于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与缓慢适应的工作文化之间的矛盾。喜多川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演出必须继续。”但是,如果人性在此过程中被边缘化,任何表演都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值得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要想让表演继续下去,唯一的途径是确保透明度和声音的多样性,而不是利用沉默的工人。(作者小林畅子,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