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中东欧民众看中国,更细致更务实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王雯雯 环球时报驻波兰特派记者  禹丽敏】中国与中东欧关系是中国与欧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既有历史上的传统友谊,也有当今的全面合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波建交潮的国家中就有很多当时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国内也有很多考察团出访中东欧国家,学习相关经验。中欧班列、匈塞铁路、绿色合作、中国文化中心……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更是日益增多。受美国对华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近年来中欧关系,包括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而民间的交流始终不断。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在部分中东欧国家走访和调研中,深切感受到这些国家在历经30多年的转型之后,对华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民间期待本国政府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4月,欧洲智库“欧洲外交关系协会”对德国、法国、瑞典、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1个欧盟成员国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欧洲民众仍将中国视为“必要伙伴”。这其中,保加利亚对华持积极态度的比例最高,约2/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欧洲的“盟友或必要伙伴”,只有10%的人选择“竞争对手或敌人”;匈牙利与西班牙、荷兰受访者认为中国是“盟友或必要伙伴”比例也超过了一半。选择“支持中国或保持中立”比例最高几个国家中,有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西班牙。

该民调公布不久后,《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保加利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既看到很多中国的新元素,也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对华积极、务实的氛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显眼的地方,都能看到华为公司的LOGO。波兰首都华沙的机场展示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巨幅广告。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大型商场里,摆放着中国制造的服装。

谈到中国对当地民生的影响,一些中东欧国家的学者认为,从2004年到2019年连续15年间,欧盟一直保持着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2004年正式加入欧盟。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给中东欧国家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也促使匈牙利等国“向东看”政策初现。而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很多中东欧国家的民众与中国的交往更为密切。波兰亚太协会副主席马塞利·布德尔斯基表示:“‘一带一路’为中波关系注入了新动力。”他还强调说,波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无论是中欧班列,还是波兰农产品出口和两国城市间合作,波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优势,都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创造了机遇。  

“丝绸之路”和“琥珀之路”交汇点的波兰是最早一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资企业不断融入当地社会,让波兰年轻人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知。波兰中国总商会联合波兰有关高校日前在华沙举办了一场“中资企业人才招聘会”,活动吸引了21家中资企业和众多应聘人员参加。现场气氛活跃,招聘会结束的时间也不断延后。

在波兰华沙某中资银行机构工作的恩里克今年30岁,曾到中国留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没去过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比较贫穷,但在中国求学的经历,让我亲眼目睹中国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恩里克还表示:“我认为中国企业管理方式与世界接轨,非常先进,我尤其赞同中国企业的文化:‘以人为本’。这使每个人都有成长和展示的舞台,这非常棒。中国公司因其竞争力、企业形象和文化等因素正在越来越受波兰当地年轻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追捧。”

保加利亚瓦尔纳自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格奥尔基·卡拉戈拉尔斯基非常喜欢中国产的草坪修理机,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给保加利亚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加深了两国的贸易往来和人员交往。他还提到保加利亚的酸奶、葡萄酒、玫瑰制品等特色产品被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所喜爱。近年来,保中经贸联系更趋紧密,人文交流也日益密切。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鲁班工坊为该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已成为保中两国教育合作的典范。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惊叹中国的发展

在塞尔维亚也是如此,除了经贸互动,文化领域的民间交流也有不少新的亮点。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娱乐总监玛利亚对中国影视业有一定了解,对张艺谋的作品非常熟悉。她认为,中国影视业越来越国际化,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中国现代电影,也期待着塞中两国有更多的影视合作。据该台节目制作人萨沙·巴尔布洛维奇介绍,每周二晚黄金时段他们都会放翻译好的中国文化纪录片,很受塞尔维亚人欢迎。他还表示,看过《卧虎藏龙》《流浪地球》等电影,印象非常深。

值得一提的是,《环球时报》记者在上述中东欧国家遇到的同行,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基本上都在用中国品牌手机。在华沙一家大型电器销售中心的手机展台上,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品牌的产品占据了一半空间,有的中国品牌还专设了展台。波兰“AV Inwestor S.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德烈·福格特用的两部手机都是华为产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2018年曾去过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我对深圳的印象非常深,这座城市改变了自己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尤其是深圳的科技发展。”回国后,福格特在个人网站上推送了大量中国科技信息,向波兰读者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写他对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关注,并直言“我们发展5年与深圳发展5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疫情结束后,他最想到中国广州等地旅行,同时再看看中国在科技和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

2015年,匈牙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盟国家。对匈牙利人而言,中国商品和服务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和信息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渠道和平台传播得也越发广泛。此外,匈中双语学校是中东欧唯一同时使用当地语言和中文教学的全日制公立学校。近年来,匈牙利高中生在毕业考试时已把汉语作为外语考试科目。开展教育合作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民众相互了解。

17岁的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卢卡·思米克和《环球时报》记者谈起今年7月的中国之行时仍兴奋不已。他说:“我以前只听说北京和上海都很大,一些年纪大的亲朋告诉我‘中国还在发展中’。等我身临其境时,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中国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发达的地方,街道干净、绿树成荫。真的,如果一个人没去过中国,他很难想象我描述出的感受。”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建立了35所孔子学院和44个孔子课堂,学员超过5万余人。2022年,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出版了题为《成果与挑战: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年》的特刊,其中一章专门讨论中国-中东欧国家的“民意互通”。报告指出,伴随着孔子学院在该区域内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盛事在中国成功举办后,越来越多的匈牙利年轻人认为中国正越来越“酷”。

近年来,中国还在保加利亚索非亚、拉脱维亚里加、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地设立中国文化中心,这些中心成为当地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在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前来参观或活动的多为当地大中小学学生。中心一位曾在中国留学、中文流利的女雇员说:“我喜欢中国文化,也羡慕中国的发展,期待加深两国合作。”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21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结成友好省市212对,其中半数以上是2012年以来结成的。与捷克、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互动比较多的省份有浙江、四川、重庆、河北等。

民间交流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年轻人潜力

实地采访中的许多细节让《环球时报》记者感触很深。在波兰克拉科夫市,记者见到一位当地网红,她开心地向我们展示自己30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她说,自己一直珍藏着这些照片,那次中国之行让她终生难忘,也开启了她做中国美食和旅游博主的生涯。目前,她网站上介绍中国美食的内容都很受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欢。不过,保加利亚记者协会的一位同行也提醒记者说,她感觉目前一些中东欧国家的部分年轻人比较偏向西方,因此,建议双方加大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研究员、匈中友协副主席亚历桑德拉·泽尔泰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的主题是“中国21世纪的海洋雄心”。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10多年,中国在经济持续发展、消除贫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中东欧民众关注。

泽尔泰表示,不同代际、不同人群,包括那些更接近西方的人和那些对中国有更深入了解的人,对中国发展的看法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老一代人大多见证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全球经济强国的转变,他们可能还记得曾经的中国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也较低。他们的认知可能会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既敬畏又惊讶。而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在20世纪末中国经济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后出生的人,他们是在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参与者的时代背景长大的,会认为“中国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并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抱有更高的期望。年轻一代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接触各种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他们的观点。与西方国家关系较密切或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人可能对中国的发展持更为批判或怀疑的态度,部分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媒体总是强调“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贸易争端”,由此引发了他们的担忧。她认为,对中国及其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有深入了解的年轻人对中国会有更细致的视角,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复杂性,理解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民间交往也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的压力以及欧盟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会影响到中东欧国家正常的对华交往。最近两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还单方面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一些中东欧国家搞“中欧学术合作追踪系统”“中国影响力”等项目,并通过非政府组织活动、媒体报道、学术交流等方式抹黑中国,渲染和渗透一些“疑中、污中”的内容,也影响着中东欧国家民众的对华认知。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外交问题也会对民间交流产生负面影响。”泽尔泰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年轻人可能都对对方存在误解和刻板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各国应该制定文化交流计划,促进年轻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为年轻人提供了宝贵机遇,但也需要应对各种挑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年轻人潜力。”她建议通过解决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文化理解、提供制度支持带动更多民间交流,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

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科沃德科近日在参加中波媒体智库对话会时表示,当前中波关系发展不及预期,责任主要在波兰和欧盟方面。有波兰智库学者建议,中东欧智库和新闻界应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案例分享。一些中东欧国家的媒体人提到,迫切希望得到更多一手的中国信息。“在塞尔维亚,人们对中国的好感是发自内心的。”塞尔维亚《政治报》一位副总编辑表示,他们对中国信息需求很大,尤其是中国军事新闻、科技新闻以及中方对重大国际事件发表的立场和观点。

热门相关:公寓调情   帝国远征   都市御魔人   呆萌小昏君:邪尊,花样宠!   仙城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