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元好问访雁丘

田孟龙《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15日   第 12 版)

因为一首诗,一阕词,感怀一个地方,确定一次旅游的方向,在诗词文化的地图上行走,重回古人放歌吟咏的现场,未尝不是一种行游情趣。徜徉在山西太原汾河水岸的雁丘园中,探访雁丘,追寻一段风花雪月的诗意爱情传奇,自是不虚此行。

雁丘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景区,景区内置雁丘石,勒石背刻《雁丘词》。据《大清一统志》记载:“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清朝设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保留太原府建制,阳曲县即为明清至今的太原城。

汾河岸边的传奇,要从1205年讲起。时年15岁的元好问赴并州(今太原)应试,路上遇到捕雁人讲述一则异事:“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听后,将这只投地而死的大雁买下,葬在汾河畔,垒起石头作为标志,取名雁丘,并写下了《雁丘词》。

跟随着元好问的脚步,与流转在岁月里的风景邂逅于汾河之滨,幸会在《雁丘词》诞生的原址,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7岁能诗,有“神童”之誉,31岁进士及第,34岁出任国史院编修,擅作诗、文、词、曲,被尊为“北方文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悲壮殉情、至死不渝的大雁震动了词人的内心,将震惊、悲恸、同情与感动化为这壮士抚剑般的仰天一问。元好问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形象,谱写了一曲不求地老天荒、只要一世情长的爱情颂歌。

钟灵毓秀的汾河水岸之上,探访雁丘旧迹、吟诵踏歌《雁丘词》的人们络绎不绝,与《雁丘词》中“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之咏相互呼应。

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盛赞大雁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雁在古人眼中是浪漫的意象: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称排列有序为“雁序”“雁阵”;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诗人陆游有“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的名句;戏曲家王实甫有“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咏叹。

作为人文历史类旅游景观和咏叹爱情死生契阔、忠贞不渝的文化符号,雁丘一直让世人念念不忘。丰子恺先生作《护生画集》,先后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只影向谁去》《雁丘》三幅以扬善。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梅花三弄》和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亦让雁丘与《雁丘词》为更多人熟知。

岁月不居,光阴枯荣,红尘陌上,一双大雁的情骨连同元好问亲手垒起的小小石冢,在古老的汾河水岸早已湮灭。近年来,太原市为挖掘元好问与雁丘的文化价值,对元好问由忻州赴并州赶考之路、冬春鸿雁迁徙过境之处进行探究考察,于2022年年底启动了“汾河雁丘文化提升工程”,在汾河景区内修葺亭台楼阁、曲径回廊、休憩小轩等,将一座占地面积5.8公顷、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巧妙相融的雁丘园呈现在世人眼前。

西邻汾河水、北望崛围山的雁丘园,吸引众多游客“来访雁丘处”,在园内的好问堂、双飞亭、只影轩、千山亭、狂歌厅等景观间流连忘返,赏汾河一泓秀水柔波轻荡,望蔚蓝天际鸥鸟飞翔,在历史的涟漪与现实的光影间,与被歌咏了数百年的爱情传奇,来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

热门相关:官策   诛明   抗日之特战兵王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