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刘学:智能汽车的功能结构将影响需求量的增速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系教授刘学在《终局思维》一书中表示,随着经济增长、成本下降,全球对智能汽车的需求量一定会增长。智能硬件极快的技术进步与汽车利用率提高两个因素结合,将使汽车更新频率提高。因此,成熟阶段的智能汽车的产量一定会显著高于目前传统汽车的产量。

但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汽车的功能结构将影响智能汽车需求量的增速。因此,综合来看,“相对于传统汽车需求量的自然增长速度,智能汽车需求量的相对增长速度将会略低于传统汽车。”

同时,刘学指出,智能化改变了汽车的技术结构、功能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的内涵和边界,制造与运营的一体化程度将会明显提高。这会重构车企的收入来源与现金流结构,从而使以收入来度量的产业规模将会倍增。

未来,部分智能车企的收入来源与现金流结构将会变为:硬件销售收入、软件服务收入和运营服务收入。这三项收入的总和,再加上未来可能涌现的新功能带来的收入增加,使得智能汽车产业的总规模将远高于目前传统汽车的水平,至少两倍于目前的规模。

而在产业格局方面,刘学认为,智能汽车产业可以容纳的企业数量不仅将显著多于智能手机产业,而且将多于传统汽车产业。

刘学分析称,目前来看,智能汽车硬件技术进步速度快;汽车制造既有产品生产端的规模经济性,又有软件用户端的规模经济性;数据的黑洞效应非常显著;汽车和操作系统平台具有一定的网络效应;事关安全,客户对品牌声誉极为关注。这些因素使得掌控核心软硬件的前两家企业集团将会在全球市场上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可能接近50%。还有5家左右的企业集团面向全球市场,将在全球市场上竞争30% 左右的份额。另外将有数十家以上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型企业争夺最后20%的市场。

“汽车运营行业的格局将随着智能化的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制造与运营的一体化,汽车运营行业高度分散的格局将会被打破,产业集中度将会显著提升。”刘学说道。

近年来,我国陆续印发了规范、引导、规划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政策,智能网联汽车体系逐步完善。根据ETAS数据显示,到2027年,预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从2023年的1.92亿辆增加到3.67亿辆,其在新车销量中的份额占比将从2023年的52%上升到2028年的80%。

民生证券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不断扩大、行业标准不断清晰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将会带来整体的投资性机会。

热门相关:勇闯天涯   帝少宠妻有点甜   绝色符师:龙皇的狂傲妃   南少,你老婆又跑了   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