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三线建设者!一个旧包和旧碗的故事
多彩贵州网讯 20世纪60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号召下,一大批三线建设者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扎根西南腹地——遵义。他们把美好韶华奉献给三线建设,用艰辛、血汗和生命书写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如今,距离三线建设已经过去一个甲子,当那时的老物件重现眼前时,那段峥嵘岁月依旧令人心潮澎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每天都背这个包包去上班,里头装点资料、语录本和小工具。”“去东北试验军品,车子十多天都不敢熄火,熄火就打不起了。”……
谈及参与三线建设的经历,家住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街道航天社区的税会中老人告诉笔者,至今他还保留着当年单位发放的斜挎包、军大衣、工作证以及一些老照片。
“前段时间有人专门来买我这个包,我都没卖,这个包陪了我几十年,我得好好收着!”税会中说。
税会中是遵义市习水县人,1966年8月12日,他通过农村招工的方式来到〇六一基地工作。
“一年就只有放年假才回去。”税会中说,在〇六一基地工作了十多年,他才把家人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问及老人年纪,税会中犹豫了一下,随即起身从柜子里翻出身份证,缓慢戴上眼镜,认真看了一眼才乐呵呵地答道:“今年79岁咯!”
就是这样一个连自己年纪都记不清的老人,却对参与三线建设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刚开始,我们都住在农户家里,床上铺的是谷草和薄棉被,每月工资只有24块钱。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也为能参与三线建设感到自豪。”税会中说。
在〇六一基地的职业大学进修三年后,税会中成为一名专业的起重师。
“我们去东北最冷的地方做产品试验,出去一趟,眼睛、睫毛、眉毛全部冻起霜了。去海南,热得起疹子,去沙漠戈壁,风一吹,眼睛完全睁不开。但从来不觉得苦,我也没有喊过一声累。”税会中说。
税会中是单位里极少数能调动大型设备的起重人才之一。2000年退休的他,接到单位返聘邀请后,毫不犹豫回到岗位。在返聘的9年中,税会中为单位培养了不少起重人才。他说:“只要国家需要我,我随时都愿意冲在最前线。”
在汇川区,除了税会中,还有许多来自省外的三线建设者,例如:来自陕西的马世秀。
笔者在航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见到马世秀老人的时候,他递过一个陈旧的搪瓷碗,碗底的漆经年磨损变得斑驳,但印在碗身上的厂名跟工号依旧清晰可见。
“这是以前我们在厂里用的碗,结实耐用,可以打四两米饭,还有一个稍微大点的,我们用来盛汤。”马世秀回忆,1971年,他从成都空军某部队转业到〇六一基地3277厂,成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厂里当时共有800多名正式员工,为搞好建设任务,大家争分夺秒、赶工赶时。
“最忙的那段时间,我也在一线车间工作了两年。”马世秀说。
退休后的马世秀并没有选择跟孩子回陕西,而是选择留在汇川,他感慨道:“我在遵义工作了一辈子,也有很多战友在这里,这里早就是我的‘故乡’了。”
上个世纪60年代,无数建设者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投入三线建设,他们不仅为新中国开辟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也为遵义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三线精神”依旧激励着一代代遵义人不断续写新的时代华章。(王冬娅 邓杰)
一审:王 信
二审:余从源 姚 腾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