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未来已来”

7月11日,以“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题,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中医药文化论坛。“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一批医学、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论见”,为中医药文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儒医同源相辅相成

中医中药的文化传承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以及国人的健康,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宝峰表示,中医药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论坛的举办是践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有益举措。杨宝峰提出,近年来,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很热,其与中医药创新发展有广阔空间。相信中医中药会走向世界,在慢病防控治疗和衰老问题解决上大有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朱立国指出,“以健康为中心”比“以治病为中心”更符合中医养生理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疾病谱的改变也随之发生,目前影响老年人健康第一位的疾病正是骨伤,而中医正骨对退行性一类疾病很有优势。

儒家文化、中医药文化两者都具有连续性、和平性等特征。国医大师、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新陆表示,“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可以说中华文明与中医药同期而生,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医药与中华文明彼此影响、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唇齿相依,呈现出一种互动态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一个国际平台,它传达的不仅是中医的声音,也包括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

以人为本面向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认为,中医药和儒学渊源颇深。他表示,从价值取向上看,医乃仁术,中医治病救人讲究医者仁心、待患若亲。这里的亲,不只是指亲人,更指父母。要求医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更在治疗患者时如侍奉父母一般。而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仁,包括孝、悌、忠、恕等,是一种大爱。两者都强调的“仁”,其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见彼苦劳,若己有之,从而自愿解救旁人之苦,这种恻隐之心,就是儒家的仁在医者身上的体现。

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医讲究中和,调和阴阳,这是中医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病哲学。这种思想源自《周易》,此书恰恰是儒家伦理思想的起源,不难看出儒、医同源。

从生活化层面看,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及推拿、刮痧、艾灸等传统治疗手段都是贴近生活的,其理论、实践都来自对过往生活的总结。而儒家文化也恰恰是生活化的,仁义礼智信不仅仅是价值观点,更是一种对生活实践的具体指导。“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医的生活化是儒家生活化的具体落地。”张其成表示。

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认同张其成的观点。他表示,阴阳、中庸教给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唯有通过中和、调和,实现和而不同才能促进共同的发展。“我研究儒学70多年了,我认为儒学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面向现实’八个大字,这和中医药文化是一样的。”骆承烈说。

对于中医药的未来,王新陆表示,中医药学应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文明为基石,以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为发展导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遵循其特点及发展规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陈丹 丁安顺 朱来帝)

热门相关:娇妻太甜:禁欲总裁,别太急   弃妇种田忙   豪门24小时:吻别霸道前夫   魅王毒后   惊悚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