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文旅浦口”的“出圈密码”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平均阅读量5000+,3小时内发布76条视频,粉丝总量45万……
破译“文旅浦口”的“出圈密码”
□ 本报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陆浩
“只去过2家,其他挨个打卡”“告诉我,这都是好喝的小众咖啡嘛?!”“有需要咖啡豆的宝宝们可以联系我”……6月19日,“文旅浦口”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为了这口咖啡,我去了趟浦口》的帖子,把散落在老山脚下的一家家小店绘成“咖啡地图”,阅读量瞬间突破6000。评论区里,粉丝与博主、店家暖心互动,字里行间是对生活满满的热爱。
信息爆炸时代,政务新媒体如何放大声量、引导舆论、创造价值,抢占“注意力制高点”?诞生于2017年的“文旅浦口”,顺应传播方式变革的趋势,充分融合政府部门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流量平台的娱乐性、互动性,用年轻化、网络化的表达引发“情感共鸣”。从“追随热点”到“制造爆点”,从“思维破题”到“成为话题”,接二连三的现象级媒体产品,不仅驱动了产业发展,更提升了区域形象、满足了群众需求。
以“网感”换“代入感”,把“流量”变“消费量”,“文旅浦口”在探索实践中掌握了“出圈密码”——粉丝总量45万,“微度假”营销案例获2020年度国际博鳌奖;多次跻身全国县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以全国第三、江苏第一成绩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基层试点项目。
立人设——
“宠粉、能卷又听劝”的社交平台
有别于市场营销号的“无序生长”和国企账号的“可经营性”,文旅垂直领域的政务新媒体,在内容题材、引流形式、开拓市场等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作为官方发布平台,过多公文化的叙事方式,又与大众语境格格不入,导致年轻群体望而却步。
如何兼顾好政务新媒体的官方属性和娱乐属性?怎样才能实现信息传播和流量引聚的平衡?“文旅浦口”的答案是,立稳“宠粉”“听劝”的人设,学会“玩梗”、敢当“卷王”,通过“花式整活”,打造一个“00后小编掌管的账号”。
“有想法,能吃苦,善学习!”这是浦口区文旅局副局长鲁天宇对“文旅浦口”运营团队的评价。这支仅有8个人的“青年近卫军”,在年初干了一件大事——3小时推送了76条视频,打破了河北文旅单日连更75条视频的纪录,被网友称为文旅公众号界的“卷王之王”。
河北文旅“卷”上热搜之后,“文旅浦口”直接策划单日76条视频的“冲榜方案”。5天时间内,小编们晚上写脚本、找素材,白天拍视频、做剪辑,以“三班倒”的强度满负荷运转,最终在1月20日完成了这项“极限挑战”。当天,#浦口文旅题海战术一天76条#冲上抖音南京榜热搜,热度达到1600万次曝光。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文旅浦口”的核心团队全部都是“跨界”而来,既没有一个“科班生”,更别说有过媒体从业经历。
既有破层出圈的“花活”,也有聚焦本职的“狠活”。文旅健康是浦口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为市民游客提供信息服务,是政务新媒体最基础的功能。“赏花攻略”“嬉水地图”“遛娃行动”“寻味计划”……结合浦口“山水泉林寺”的生态禀赋,“文旅浦口”从游客视角切入,聚焦四季线路、城市风貌、人文情怀、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五大主题,以近乎“零断更”的频率,立体化宣传推广浦口文旅,满足粉丝需求。
营销策划创意迭出,推动流量加速变现。今年1月-5月,浦口区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8.72%、21.2%,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因为“文旅浦口”的一段视频、一篇推文来到老山脚下,领略生态之美、乡村之美。
借东风——
从“第二落点”深挖“情绪价值”
从去年“五一”的“淄博赶烤”,到岁末年终“南方小土豆”的哈尔滨“反向迁徙”,再到今年一夜之间成为“顶流”的天水麻辣烫,文旅新媒体赛道从来都不缺热梗。对于一个区县级的文旅传播平台而言,抢抓“第二落点”,学会“草船借箭”,是集聚流量人气,拉近时空距离的“绿色通道”。
实际上,在以单日76条视频刷新纪录之前,“文旅浦口”已经靠着“小墨宝”的哈尔滨之旅,赢得了一波“泼天富贵”。
元旦刚过,冰城正值热度最高的发酵期。浦口区文旅局迅速组队,带上两名南京工业大学的江浦手狮传承人奔赴哈尔滨,“蹭热度”的同时,展示浦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天时间,5条“浦口小墨宝乐游哈尔滨”的视频引发网友的集体玩梗,总体点击量突破1200万,每条的互动留言将近千条。#浦口大学生将非遗带到中央大街#这一话题热度达到近1900万次曝光。
“尔滨行动”还有意外收获。只因出租车司机在到站后说了一句“公主请下车”,“我是来自浦口的公主”这条视频就火爆各大平台,不仅播放量超过10万,还成功关联上了抖音#全国文旅都开始放大招了#这一热点,后继又因为#散装江苏#玩梗迅速引流。
“搜寻爆点”“抓住爆点”“吃透爆点”“制造爆点”的闭环,本质是文旅全链路营销。“文旅浦口”以互联网思维塑造IP,“蹭流量”蹭出了新的高度。
依托吉林文旅内容,二次创作出视频《用电影解说方式打开浦口》;围绕河北文旅推送,重新制作视频《浦口建筑物卡点》;聚焦黏土风热点,推出《黏土世界浦口版》;根据网友供稿无人机钓鱼视频,上线《画外音二创钓鱼视频》……紧盯互联网热点事件,“文旅浦口”结合在地资源深加工、再创作,为粉丝提供更有趣、更饱满的“情绪价值”。
从单纯的内容输出,到深层的情感交流,“文旅浦口”的角色定位正由信息发布平台转变为社交互动工具。最让团队欣慰的是,评论区里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文旅浦口”的称呼从“文旅局”变成“阿浦”。
造话题——
用“文化自信”引爆“流量狂欢”
浦口文旅出新歌了。
“十里涌温泉,百里隐老山,千载风流,说漫漫……”2月3日,一曲《大江东去,唤我凭栏》,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四大平台同步亮相,一周内就收获5000万点击量。网络歌手“平生不晚”以空灵的嗓音和婉约的唱腔,将浦口千年历史人文娓娓道来。而歌词的灵感,正是来源于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浦口区文联副主席李静凤创作的同名诗词。这首国风原创歌曲,从作曲、录音到MV包装,前后只用了10天时间。
作为“中国诗歌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人杰地灵的浦口,素来就是文化沃土。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同题作文”。以音乐、诗词的形式串联生态美景和文脉底蕴,既是传播方式的创新,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可喜的是,浦口文旅“自己的歌”一推出就刷屏朋友圈,成为浦口百姓的热门话题。
不仅是文化,体育赛事也是“自我营销”的载体。3月10日,浦口文旅的开年大戏——浦口马拉松鸣枪开跑,这项吸引了万名跑友的国际田联标牌赛事,今年有了新玩法。
2月中旬“我的浦马我的村”全面启动,76个社区(村)书记齐刷刷上阵,为属地代言。3月2日举办赛事发布会,当晚千余架无人机在凤凰阁上空集结,11组画面点亮浦口夜空。比赛当天策划“浦马请你吃早饭”活动,煎饼豆浆、零食姜茶全部安排。参赛包里的永宁大米、老山蜂蜜、西埂莲藕汁等“浦食浦味”,也印证了文旅浦口实力“宠粉”的人设。非遗美食星甸烤鸭也“游”进赛场,大厨现场斩鸭子打包,让选手体验最纯粹的本地生活,“浦马”由此变身“烤鸭马”。
把受众的兴趣点转化为传播的切入点,马拉松营销是一次“文旅体融合传播”的生动实践。以“美景+美食”为基底,传递“有趣、有爱、有生命力”的美好意象,“文旅浦口”在7年打磨中且歌且行,探索出一套政务蓝V的新打法。第三方软件的统计显示,从发布内容、发布频率、互动数量和阅读数综合来看,“文旅浦口”微信公众号新榜指数615分,超过全国90%公众号;抖音现有粉丝5.3万,从1月初“小墨宝”游哈尔滨营销后,涨粉近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