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以“农”为媒 拓宽国际“朋友圈”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在2023年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期间,外籍嘉宾在吉阳区大茅远洋生态村参观农业种植。 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

本报记者 张慧膑 见习记者 林铮铮

“我希望未来能扎根三亚,培养更多非洲留学生,更好地推动中国和非洲的农业合作……”在6月12日召开的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上,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Felix Dapare Dakora表达出了对三亚的“情有独钟”。

这份情感是对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认可,也是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未来的期待。

不只Felix Dapare Dakora,在近年来友好往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籍科研人员也对三亚越发关注。

集聚资源力量,强化农业“内核”发展

三亚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农业育种的“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曾这样总结南繁优势:相比我国其他地区,种子在这里一年可繁育两代甚至三代,极大缩短了育种周期。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对湿、光的反应等也可同步完成鉴定,非常有利于新品种提升竞争力、扩大种植覆盖规模。

也正因如此,三亚坚持以农业为媒介,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集聚“国字号”科研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为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多家国内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多方力量纷纷投入,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为三亚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以崖州湾科技城为例,目前已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20多家顶尖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分支机构入驻,南繁产业关联企业超2800家。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亚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种业科研提供了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支持。

今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我国首个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该平台实现了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计算加速、AI预测亲本及优良品种的育种全流程整合,目前已吸引全国65家科研机构“尝鲜”。

这些平台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团队前来开展研究工作,也为三亚的种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我在这里学到了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希望带回我的国家去……”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akele weldu Gebrewahid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研究院的一名博士后,在三亚留学期间,他收获颇多。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拓宽国际“朋友圈”

当前,中国的科研环境正吸引着世界上高精尖人才,三亚也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吸引来更多科研国际合作。

一场又一场国际型会议在三亚接连举办,显现了三亚的开放格局。

去年10月,第七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三亚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和16个国际组织的58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前沿性颠覆性科技、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同年11月,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三亚开幕,来自38个非洲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国内各界代表500多人与会,围绕农业经贸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提升中非农业合作水平。其间,外籍嘉宾走进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大茅远洋生态村等地,用脚步去探索,用眼睛去记录,亲身感受三亚农业发展的新气象。田中饱满的稻穗,设施大棚中鲜艳的果蔬,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三亚印象”。

在三亚举办的一系列农业国际会议中,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盛事。这场以“聚焦全球种业发展,激发中国种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等30多名中外院士,以及100余位高校校长及农科院院长。他们围绕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强国之路、打造一流南繁育种基地、国家粮食安全、基因编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自2021年落地三亚以来,连续4年在三亚举办的中国种子大会,内涵不断拓展,平台效应不断释放,促进三亚与世界紧密相通、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亚洲种子大会将于12月在三亚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亚太地区50个国家和地区的种子研发成果在大会上集中展示,对于致力于打造南繁硅谷的中国而言将又是一次种业盛会。

一场场论坛上的探讨,一次次中外科学家的对话,让三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未来,三亚将继续以各类农业国际型会议论坛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还将积极打造更多的科研平台和产业载体,为种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撑和保障。

热门相关:万里情深不负   信息全知者   我真不是开玩笑   汉阙   惹是非的是她   呆萌配腹黑:倒追男神1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