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这一次,欧盟向保护主义举了白旗

欧盟委员会12日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这是自欧盟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的一个阶段性结论。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结论极不公正,表明欧委会在面对事实、规则与道义时,选择向人人喊打的保护主义举了白旗。显而易见,此举不仅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这起“调查”实际上是一场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有罪推定,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符合世贸规则的调查机制来进行。尽管如此,中国汽车产业界从维护中欧汽车产业链安全稳定大局出发,还是采取了积极配合调查的态度,相关企业均按照调查部门要求认真提供材料。但欧方在“调查”过程中,倾向性地选取抽样企业,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随意扩大调查范围,严重扭曲调查结果。欧委会的裁决披露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与其说这是对中国企业的“结论”,不如说它是欧洲一些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一次明证。

许多分析认为,欧盟委员会将关税大棒指向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在唯华盛顿马首是瞻。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美国刚刚宣布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此前的25%提高到100%,欧委会紧接着也向中国电动汽车“开炮”,这很难说只是巧合。我们在此前的一篇社评中指出,再高关税也保护不了美国汽车业,今天我们同样要说,再高关税也保护不了欧洲汽车业。

实际上,这一决定对欧洲的伤害是不难预见的。此前,德国、瑞典和匈牙利等方面就明确表示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总理朔尔茨一针见血地警告说,“孤立和非法的关税壁垒……最终只会让一切变得更贵,让每个人都更穷”。而12日欧委会的公告一经宣布后,立刻在欧洲企业界激起了大量反对,大众集团表示,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好处,“我们拒绝它们”。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类似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Stellantis公司则表示,不支持导致世界分裂的措施。

欧委会的公告显示,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参加应诉的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一些分析认为,比起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的疯狂之举,欧盟选择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数字,表明它一方面对美国的压力有所交代,同时也寄希望市场可以自动“消化”这一税率,让它变得“可以接受”,而不至于对自己形成太大反噬。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企业能否“消化”、市场能否“接受”,而是面对全球化、面对自由贸易、面对绿色发展,欧盟是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还是逆潮流而动的那一边。

要看到,现在一些欧洲国家表面上希望通过加税的方式阻止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但它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希望能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上风,能够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造GDP。欧洲过去多次经历贸易战,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关税从来都不是保住竞争力的药方。这些国家需要汲取历史经验,同时更富有远见,看到并及时把握中欧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机遇。

欧委会12日公布的只是拟做出的初裁结果,之后还会有终裁,这也意味着一场被广泛警告的贸易战仍有软着陆的可能性。我们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真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热门相关:大数据修仙   痴情王爷: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腹黑boss霸宠:逃妻,吻我   官仙   寻情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