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祥:让古典诗词教育走出小众赛道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激起又一次诗词热。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与诗词相生相伴的优雅族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艺术长廊中的徽志与弦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魂和神魄。以《诗经》、《楚辞》为肇端与源头的中国诗词,历经两千多年的演进迁变,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抑或风格都趋于完备臻于成熟。特别是经过时间淘洗最终沉淀下来的经典诗词,成为熏染和感化一代代国人的重要文化形态。

作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不仅给予人们思想启迪,更能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古代经典诗词除了固有的文学和史料价值以外,还能够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和塑造当代文化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诗词开启心智和赋授灵慧,蕴含着丰富而精良的教育资源,加之中国富有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诗教不仅在中国古代对于涵育人们精神品性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当下对于培植人们审美素养也具有耳濡目染的功能,是亟待传承和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弘扬传统文化,但在学习快餐化、阅读碎片化的背景下,诗词教育目前还是一个圈地自萌的小众赛道。事实上,不仅古典诗词正在逐步失去应有的地位,即便现代诗词也似乎慢慢对当代青少年失去吸引力。文化发生学原理表明,作为文化产品的诗词,是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生产的诗词创作,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缺少了文艺皇冠的诗词,人类文明的含金量和成色将大打折扣。鉴于文化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如果没有前辈师长的精心讲解与悉心传授,作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诗词就很难被后人创作出来,久之诗歌文化的长河就可能断流和干涸,所以,开展诗词教育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紧迫。

诗教的功能与作用,最显著之一即是培植青少年的发散型思维能力,特别是培植青少年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概括能力和语言精确表达能力。只有通过诗教的熏陶与浸染,才能使青少年进入诗词的澄明境界和深彻意蕴,感悟诗人的暖意柔情和精致心灵。鉴于诗教注重心灵教育的呈现与状绘,要求人们应以心灵作为摹本,以心灵之间的相互呼应为路径,逐步达到对人的自我世界的修正与淳化。

一首传世好诗的感染功效与激励作用,有时要远远大于一本枯燥说教式的理论手册,换言之,润物无声的以诗为教总是要好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的喋喋不休。诗教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培养青少年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的教育,它所需要的是长期而系统的培养与熏陶,这需要各级教育机构把诗教作为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诗眼”让学生感悟诗歌的主旨意境,以“秀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隽秀瑰丽,以“范读”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绪情感。惟其如此,才能将诗词的审美意象、语言魅力和节奏韵律表现出来,才能使人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才能以诗性方式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作者是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热门相关:锦衣   君归矣   萌妻太甜:总裁大人,别傲娇   榴绽朱门   貌似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