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然:让互联网发挥情绪调节的正向作用
经常网上冲浪的人一定能感受到,打开手机里的社交软件,经常性地会刷到带有悲观情绪的内容。这种情绪或大或小,有的是为人类未来而悲观,有的只是深夜在音乐软件中思念青春。大多数人上网是为了解压,获得快乐和放松,但人们偶尔又不得不带着负面情绪在深夜熄灭屏幕的微光。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越上网越悲观”的现象,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互联网的独特属性令其成为人们选择释放负面情绪的场所之一。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容易找到适合释放负面情绪的时间和空间。此时,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空间成了大家进行倾吐和抱怨的优先场所。相对的匿名机制给了用户更大的勇气,线上相聚的朋友更容易抱团取暖,哪怕有时无人回复,说出来的一瞬间也已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了。所以,我们时常会在互联网上看到比现实中更加密集、更加强烈的负面和悲观情绪。这无可厚非,毕竟再顺利的人也会遇到挫折,再坚强的人也需要释放,情绪宜疏不宜堵。
但有时候,互联网也是情绪的放大器。一方面,通信技术和社交媒体高速发展,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心情,这当中包括喜悦,自然也包括痛苦。可能以前被主动隐藏或被时间消化的负面情绪,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更多地被展示了出来。当以前在线下倾诉给家人或者朋友的苦楚,成为了全网“观看”的公开信息,就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智能媒体的“信息茧房”效应可能会加剧悲观内容的传播,形成负面情绪的循环。用户点击、搜索或者发布了有关负面情绪的信息后,在算法推荐系统的“加持”之下,可能会持续不断地收到此类推送,从而进入“全世界与我同悲伤”的茧房之中。
情绪释放是一种当下状态,而不应该是一种长期行为。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互联网擅长提供“短平快”的情绪体验,这往往伴随着对现实体验与认知的解构。在互联网中,完成情绪释放是相对容易的,这种即刻提供的言语上的快感可能会带来沉迷。如果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感受到了明显的不适和迷茫,我们应该降低使用频率,改变使用方法,甚至采用网络戒断的方式,避免自己滑向沉沦的旋涡,成为被信息和情绪控制的客体。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并非是专门生产和放大悲观情绪的机器,它蕴含的海量信息中同样不乏积极向上的内容,“治愈”了很多用户,让他们重拾人生的希望。正如30多年前,路遥写作的《平凡的世界》鼓舞激励了一代人,成为他们奋发的精神动力。如今,短视频媒体中的美食美景、萌宠萌娃、励志故事、影视作品都可能在不经意的点击和滑动中带来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在疲惫和迷茫之时相信未来的美好。
媒介形态在变化,载体从纸张变成了屏幕,但是信息本身的作用依然突出。我们不应怪罪于信息环境,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如何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既合理调节负面情绪,又探寻激发乐观情绪,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媒介使用课题。
如何在逆境下保持乐观是人类历史中永恒的话题。将近1000年前,苏东坡就曾经给过我们极好的答案:不论面临何种局面,拥有“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心态,坚持“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动,笃定“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信念,穿难越险后终会发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短暂的情绪宣泄之后,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困难无差别地来到每个人的面前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显然要比自怨自艾更能改变个人所在的处境。拿起手机,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合理释放负面情绪,但也不要忘记,敢于面对苦难,保持乐观精神,坚持奋斗到底,是镌刻在我们民族骨血中的优秀品质。冬天来了,春天一定不会远,这不以社交媒体中千里之外的某一条悲观表达为转移。(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