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也没看懂宫崎骏的新片讲了啥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以下内容含有大量剧透)
要说这些天我的朋友圈里哪部电影的讨论最多,那大概就是宫崎骏的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了。
这部作品在年初的奥斯卡上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更是在这个四月一直创造着各种票房传说,更何况“宫崎骏”这三个字就已经代表着相当高的含金量,整个影片的话题度由此直接拉满。
只不过,这部影片的大众口碑却与“票房新高”、“电影获奖”等各路赞誉的画风截然不同,而是走向了相当极端的两极分化。
一些人走出影院,惊呼这部作品令其如何感动,美术和动画制作水平如何优秀,亦或者是拉出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在朋友圈里大肆解读,抑或是发着一两篇长文做深度解析,并在对这部影片赞不绝口的同时表达对大师的赞叹之情。
但翻看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话题下的评论区,看起来却倒是有更多的人同我一样,在走出放映厅后既没有沉浸在那不失大师风采,想象力依旧拉满的异世界中,又或是为电影那极富特色且优秀的音乐和画风所陶醉,抑或是被那充满了动感、有着丰富人物和动作细节的动画水平所震撼,而是在长达两个小时左右的观影体验中紧皱着眉头,满脑子也只剩下了一句话:
“这电影到底都演了个啥?”
一个没讲好的故事
从名义上讲,本片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刊登于1937年的同名小说的改编作。原著的主角是一个名为“小哥白尼”的少年,书中的他在舅舅的启发和引导下,探索着一系列关于个人精神、社会等种种问题,并借以理清“人”之所以为“人”这一命题。
目前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7
这是一部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相当之高,影响了好几代日本人的经典作品,宫崎骏更是在自传中表示这本书自己从小读到大,对其有着相当深重的情感。也是因为想要传递这本书所带给他的信念,2017年,宫崎骏再次复出,创作出了这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改编电影。
不过就结果而言,这部电影和原著小说相像的大概也只有名字了。
电影的故事设定于日本即将战败,本土开始遭受轰炸的1944年。影片开场,主角牧真人眼睁睁看着母亲因轰炸而葬身火海,不久后,他便随着父亲的再婚移居新家,但却始终难以融入新的家庭。后来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下,主角被一只奇怪的苍鹭带领进入了一个名为“下界”的异世界,由此展开一系列冒险,并在最后接受了母亲离去的现实,选择融入新的家庭。
应该说,无论是从背景设定、故事架构还是整体的氛围基调来看,这都是一个与原著完全不同的原创故事,倒更像是以往宫崎骏那些经典的异世界穿越题材作品。但这个故事如果能够像以前那些作品一样好好讲下来,倒也不至于把一大帮人看得云里雾里,至少不算难懂。
而这,就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最主要的问题:它并没有讲好这个故事。
影片前期着重描写着主角来到新环境后的所经历的日常。主角在这一段中少言寡语,鲜少有激烈的情绪表达,整个前四十五分钟基本只有主角在转学后与同学起争执,随后拿起石头向自己头上砸去这种明显的情感输出。而在更多其它时候也基本只有主角的乡下日常,对亲生母亲的追忆,以及他和后妈那略显尴尬但仍维持着和平的相处。
诚然,主角的这种沉默阴郁或许也是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面对种种变故时的真实反应,但这种过于贴近真实、过于内敛的情绪表达也让前期剧情看起来相当沉闷,再加之许多推进剧情发展的关键情节几乎都放在了诸如苍鹭、新家附近的神秘高塔、祖先神隐的怪谈等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伏笔、设定和隐喻之上,这更是让人在看影片这前四十五分钟时几近昏昏欲睡。
不过好在,这种几近毫无起伏的平淡氛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在主角被苍鹭指引至异世界后,影片故事节奏骤然加快,而主角的情绪表达也变得愈发明显和丰富。
但问题是,这一段节奏有点过快了。
尤其在从主角进入异世界后,大量设定就像机关枪一样被甩在我的脸上,往往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还没搞清楚,影片又马不停蹄地向我的大脑里塞进去更多的人物关系和背景设定。尤其在几近令人昏昏欲睡的前期剧情结束以后,刚刚才缓过神的我还没捋清影片上一段情节都讲了啥,就已经被影片抛到了下一个故事场景之中,根本不给人多少反应时间。
这种“量大管饱”直接让我想起了过年期间一边问我吃没吃饱,一边又给我填上三大碗米饭的长辈
可以说,中后期的剧情几乎就像是坐上火箭一般飞速狂飙,各种情节让人应接不暇,这也让全片的观赏历程都宛如一出“稀里糊涂突然落槌计”。而这也无疑让结尾显得十分仓促,在大伙都还没从影片中的海量信息轰炸下厘清思路时,主角就已经踏上了与新家庭一道回到东京的旅程,只留下观众望着滚动演职人员名单独自凌乱。
上映前,本片制作人铃木敏夫曾表示这部影片真实展现了宫崎骏少年时代的“困惑与烦恼”。如今看来,不少观众确实在字面意义上体会到了这份情绪。更不用说片中诸如苍鹭、鹈鹕、积木、鹦鹉王国等海量隐喻还需要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宫崎骏的方方面面和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看懂,这样高的观影门槛更是进一步加重了整部影片的谜语人氛围,也让我莫名想起了从前看姜文那部《太阳照常升起》时被各种意象与困惑包围着的眩晕感。
就难懂这点来说,两者的观感十分一致
应该说,这一次宫崎骏彻底抛开了商业顾虑,抛开了观众体验,而是完全沉浸于自我表达之中。
也正因如此,我不认为这是部适合推荐给大多数路人观众去看的电影。这部电影几乎只适合那些热爱宫崎骏作品的人去观看。
尤其对这些人来说,宫崎骏这一次的创作,几乎称得上毫无保留。
一次毫无保留的表达
这部片子有着太多能让宫崎骏粉丝会心一笑的细节:故事中出现的那犹如《红猪》中吉娜等待主角时所在的亭子,以及异世界里那酷似《幽灵公主》中精灵的哇啦哇啦,影片中段那形似《千与千寻》中那钱婆婆用来困扰白龙所用的白色纸人魔法……若是仔细观察,这部作品中的许多场景都藏有代表着过往宫崎骏十二部动画长片的种种细节与彩蛋。
更不用说主角那兵工厂之子的身份、移居乡下的经历,这几乎在影片开头就暗示着这部电影浓重的“自传”基调,而片中如苍鹭、舅父、雾子阿姨等各个重要人物都有着铃木敏夫、高畑勋、保田道世这些宫崎骏人生和事业中那些重要之人的影子……
应该说,宫崎骏这次几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人生和作品塞入了这部影片的方方面面,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一次十分坦诚且私人化的表达,甚至颇有种“为了这点醋包了顿饺子”的感觉。而这些充斥着宫崎骏个人符号的细节也让每段故事情节都令人颇为玩味,也让不少人在观影后对这些彩蛋、隐喻与映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B站和知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解读文章与视频,本文在此不多加赘述
只是,这种“为了点醋包饺子”的做法,牺牲的却是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一些人认为这看起来多少有点任性甚至傲慢,本片也因此饱受争议,几乎成为了目前为止风评最差、评价也最两极分化的宫崎骏作品。
当然,这种任性并非刻意为之,铃木敏夫在采访时更是表示他们本来不打算把影片做得如此难懂。但就老人家在创作幕后纪录片中那心满意足的态度来看,他这一次大概也并没有多在乎影片的口碑和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