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三高共管” 北大一院霍勇:血脂管理要尽“早”
近年来,中国国民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均明显增高: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明显升高,预计未来中国血脂异常患病负担将继续加重。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危急情况息息相关。
科学控制血脂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血脂管理现状,6月4日 ,由《医师报》主办、医脉通协办、安进中国支持的《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正式启动。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表示,本次调研深入聚焦一线临床需求,有望为广大医生的诊疗决策和疾病管理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期待调研成果能服务于临床工作,提高我国心血管诊疗的质量和水平,为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降低“坏”胆固醇是降脂关键 高危患者应“三联”治疗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其中,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之为“坏”胆固醇,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侵入到血管壁的内膜,在内膜中沉积,然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有两大部分原因,一是内在原因,二是外在原因。”霍勇教授解释说,内在原因主要是体内的遗传代谢方面出了问题,包括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年纪越大,胆固醇代谢的能力会逐步降低;而外在原因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霍勇教授认为,虽然大部分高脂血症患者是遗传和年龄因素占主导,但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饮食,规避胆固醇升高的风险。
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霍勇教授表示,降脂治疗的第一目标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主要因素,如果它的降幅足够大、水平足够低,已经形成的斑块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消失。有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幅达50%以上,斑块就有可能消退60%-70%。”
霍勇教授介绍,现有的降脂药物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他汀类药物,这也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应用最普遍的基石性药物;再有一类是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最后一类是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的PCSK9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基石,但其单药治疗的血脂达标率远不理想。近年来,不同作用机制的靶向新型降脂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针对PCSK9靶点的抑制剂,降脂能力更强,能降50%以上,并且安全性非常好。随着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相信它适用的范围可能会更广。”
不过,霍勇教授强调,对于高危、极高危的患者应该联合治疗。“上述三类药物在临床上联合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信血脂达标率或者高血脂的控制情况会大为改观。”
积极践行“三高共管” 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线前移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现有3.3亿例心血管病患者。究其原因,霍勇教授表示,高脂饮食、压力大、熬夜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等综合因素,导致“三高”频发。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三高共管”,包括“开展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增高、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
积极践行“三高共管”,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在高血脂门诊用药的保障机制,加大对血脂用药的报销,同时积极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血脂用药需求,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精准化保障水平,可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控效率,有效遏制心血管疾病的上升趋势,实现提高预期寿命、降低慢病过早死亡率的目标。
“我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里面只有高血压、糖尿病两项,并没有高血脂。相信通过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和公众的层层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血脂管理指日可待。”作为“三高共管”的主要倡导者,霍勇教授表示,血脂异常与高血压、高血糖一样,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梗、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元凶。因此,监测居民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一定要落到实处。
最新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要求,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实际上,血脂管理应该尽‘早’。”霍勇教授表示,血脂管理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三高共管”中最大的短板,要补上这块短板,需要各方努力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长期疾病管理,维护血管健康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线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