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实验室:价格还是性能 中端显卡选购分析
中端显卡市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作为中端显卡的性价比典范:GeForce GTX 760更是有着无数的型号。我们很轻易的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同样的图形核心,其价格也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高低差价足有千元之多,那么高价显卡与低价显卡之间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散热,一般来讲,高价的显卡频率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核心下,频率越高在游戏中的表现从理论上来讲会更好。但是我们同样也知道,超频这种行为本身是影响寿命的,尤其对于中端以上显卡,默认频率的发热量就已经很大,如果再进行超频,我想没有一个强劲的散热器是没法满足散热需要的,过高的热量也会导致元器件工作不稳拟定。于是乎,重新设计的高品质散热器就会明显增加整个显卡的价格。
很多品牌都以自己的元器件稳定性为卖点,更多的还是噱头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做工,对于高频显卡来说,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用电,当然,我们在这里讲的并不是功耗。每一款图形核心运行所需的电流都要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转换与稳定,这样才能满足核心基本的用电需要。但是由于有电阻这样一个东西存在,所以电流越大,元器件本身的发热也就会越大,进而导致元器件工作不稳定。对于微电子技术来讲,轻微的电压不稳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想要降低元器件的温度,除了强化散热器以外,还要从元器件本身的材料入手,通过改变材料的电阻、增加元器件本身耐热性等等手段来增强稳定性与寿命。于是,元器件的用料则又提升了一部分成本。
显卡供电被你做成这样,也是蛮拼了
再来看看设计,其实设计这种东西,最主要的部分为PCB走线设计。显卡由于要保证机箱的兼容性,其PCB面积可以说是有诸多限制的,如果一块显卡的长度超过33厘米,那么可能要面临绝大多数机箱都装不下的问题,一款没法成功装进机箱的显卡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所以说显卡的长度要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特定的长度,那么在有限的PCB面积中如何安排大量的线路,这是需要工程师进行长时间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线路规划。同时为了保证频率提升的需要,可能要增加不少额外的元器件,包括电感、电容等等,这些元器件不仅进一步导致了显卡成本的提升,而且多出来的线路与针脚也让走线设计难度飙升,这其中的人力成本便又增加了不少。
这么大一张PCB,它价格能不贵?
另外,PCB尺寸越大,其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也就越高 ,可能一块显卡中PCB的成本增加只有几毛钱,但是如果是十万张显卡,或者是一百万张显卡呢?累积成本可就要高出很多了。有些旗舰型号显卡在PCB面积上甚至几乎达到了普通中端显卡的2倍以上,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PCB尺寸区别,从长远角度来讲,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
显卡高低价差的实际区别
然而公版显卡在这里就没有什么实际讨论意义了,因为公版显卡仅仅是一个范例设计,在开放授权之后,各品牌立刻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非公版显卡。为了让自己的品牌更加有特色,更加适合某个玩家群体的定位,所以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显卡设计方案,也就是所谓的“差异化竞争”。然而各种显卡方案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出现了我们这篇文章中所出现的“高低价差”问题。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粗略对比下各价位显卡在设计上到底有什么不同。
高低价位显卡参数横向对比
首先是显卡频率参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价位的GeForce GTX 760,首先在频率上就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价位不同的显卡之间,核心频率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供电部分对比
然而高频率的显卡,不仅仅是将频率提升这么简单,一款超频版显卡的设计,跟玩家日常超频不同,作为一款商品来讲,仅仅是频率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在频率提升的同时,显卡仍然要保证一个相当高的稳定性,这就设计到元器件的使用问题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料。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价显卡中,电感、电容以及各种元器件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是为了保证高频的稳定性所做出的设计改进。
散热器规格对比
为了解决高频所带来的热量问题,在散热器上面,高价显卡也有着非常豪华的配备,多热管+多风扇是非常常见的手段,而且为了顾忌噪音的问题,在风扇与鳍片本身的设计上也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考虑的。
PCB版型对比
看了以上的几点,不同价位的显卡之间区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那么作为一款实实在在的低价位显卡,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在做工上会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拆解
我们在前面的参数表中可以看出,盈通GTX760-2048GD5相对于其他几款型号的GTX 760来说在价格上要低出至少300元,可能有的玩家对于低价显卡的观点是便宜没好货,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我们可以来看一看。
显卡外观
从一上手的第一感觉来说,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除了单风扇稍显吝啬以外,其余的部分做的似乎要比很多同级别中端卡细腻的多,全金属的散热器外壳,硬又粗的热管,怎么看也不觉得这是一块价格如此之低的显卡。
散热器底座
拆开四颗主螺丝,看一下这块显卡的散热器设计,这块显卡的散热设计采用了两根8毫米热管,配合全铜散热底座,可以让导热更为平均。全金属的散热器外壳也可以变相的提升导热效率,虽然是单风扇设计,但是散热器的空气散逸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不会导致热量囤积。
散热器高度
同时散热器的体积严格按照双槽标准设计,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玩家组建SLI系统的需求,如果散热器设计的过为庞大,不仅会严重影响扩展卡兼容性,同时多卡散热能力也会极大受损。
PCB版型
元器件用料方面,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采用了4+1相供电,8颗拥有出色体质的三星显存颗粒组成了2048MB的显存规模,为玩家后期自行超频奠定了基础。显卡采用了全固态电容的设计,增加了运行稳定性。核心频率按照公版标准设定:980(Boost 1033)Mhz。从PCB尺寸来看,也不是说低价卡就一定使用小面积PCB,元器件的排列神马的还是比较合理的。
接口设计
接口方面,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配备了DVI-I、DVI-D、HDMI与Display Port接口,其中DVI-I接口还可以通过转接头转换为VGA,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的显示器接口需要。可以说从做工设计角度来看,其实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卖到1399这个价格着实让人惊讶,显卡的做工与设计一点也没有低价山寨产品的感觉。
高低价位中端卡理论性能测试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将在今天的测试中使用两款价格完全不同的GeForce GTX 760显卡,除了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作为低价显卡的范例以外,另外一款售价为1699、核心频率为1150(Boost)的超频版GeForce GTX 760显卡代表了同核心但价位更高的显卡。在频率上两块显卡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接下来将使用3DMark对两块显卡的理论性能进行测试,来对比一下两块显卡在性能上的差异。在测试之前,为了保证公平,我们选择了一套绝对能够保证显卡性能发挥的测试平台。
CPU我们选择INTEL的最新产品I7-4790,内存为8G DDR3-1600Mhz双通道套装(由于软件识别错误,所以显示为0MB),主板为INTEL最新的Z97芯片组主板,同时配备了一块512G SSD,保证没有任何设备会影响显卡的性能发挥。
1399元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理论测试得分
1699元超频版GeForce GTX 760理论性能测试得分
从理论性能来讲,两块显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毕竟超频版的boost频率比盈通GTX760-2048GD5游戏高手高出了100Mhz多一些。但是我们都知道跑分和实际游戏性能完全是两码事,那么在实际游戏的表现上,两块显卡又有多大差距呢?
高低价位中端卡游戏性能测试
在游戏测试部分,我们选择了10款游戏进行测试,其中有旗舰级大作《看门狗》,也有主流游戏《使命召唤10:幽灵》,另外我们还加入了一款最新发行的网络游戏:《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从多个角度多种使用情况来体现不同价格同核心显卡之间的性能差异。
通过对十款游戏的测试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其实100Mhz多一点的核心频率区别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很有限的,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根本不可能感觉到这样轻微的性能差距。从购买价值角度来讲,两种不同价位的GeForce GTX 760所代表的意义只不过是玩家可以选择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一块在性能上能支撑更久一点的显卡而已。因为高价显卡的元器件质量优势已经被高频所带来的寿命损耗抵消了,所以说从实际使用寿命来讲两块显卡是差不多的。而且现在NVIDIA的GPU Boost技术已经升级为2.0版本,平时在运行过程中核心频率自己就会根据情况调节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高价位中端显卡,只是给那些总是追求极致性能又不差钱的玩家准备的。
有了GPU Boost,频率自己就上去了
按照当前PC硬件的换代速度来看,玩家最终还是要不断更新显卡的。对于中端显卡用户来讲,更换下来的显卡,基本上都是废弃或者卖掉。而购买高价位中端显卡的玩家似乎亏的要更多一些,因为高价位显卡所应该具备的性能与寿命优势都被不断更新的新产品给彻底抹消掉了。所以玩家在购买中端显卡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盲目选择高价位产品,低价位区间也仍然会有很多经济又实惠的品牌型号供您选择,一定要擦亮眼睛,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