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弃兵》破观看纪录!年度最热爽剧强在哪?
《后翼弃兵》(又名《女王的棋局》)是Netflix在10月底推出的一部国际象棋题材的迷你剧。而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月,该剧的讨论热度不但没有明显衰减,反而破了个纪录——几天前,Netflix高调宣布该剧获得了6200万用户观看,成为了他们迄今为止最火爆的限定剧集。
开播28天以来,《后翼弃兵》收获了6200万用户观看,成为了网飞迄今为止成绩最好的限定剧。“限定剧”指从一开始就决定用有限的集数去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剧集,它们不会根据市场反响或收视情况而边拍边播,也不会中途临时砍掉或增加后续的内容。
女王的棋局
跟市面上许多其他大热的电视剧一样,《后翼弃兵》能够收获如此广泛的喜爱,很大程度上仍然得益于它的爽剧属性。
女主角原本是个孤儿,小时候被父亲抛弃、母亲也因为车祸早亡。因为拮据的家境和孤僻的性格,她在学校里总是被时髦的同龄女孩儿嘲笑、排挤。长大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后,她也总是因为女性的身份,被同行和社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女主角从小被父亲抛弃,母亲则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她在孤儿院里度过了整个童年。
但是作为一名智商超群的天才,女主依靠绝佳的棋艺打爆了所有男性选手。依靠丰厚的比赛奖金,她收获了巨额财富和优渥独立的生活。最后甚至为国出战,在国际象棋这个美国原本弱势的领域一举夺冠,轰动世界。粉丝成群结队地围绕她、媒体争先恐后地采访她、就连美国总统也迫不及待地想在白宫接见她……
功成名就的女主角被记者和粉丝包围
要知道,爽剧在情节处理上的精髓往往就在于起点足够低、爽点足够高,正所谓“昨天你爱答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但是《后翼弃兵》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很多明明极具矛盾冲突的点上,反而采用了克制、平淡的处理方法。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或许谈不上惊天动地,但绝对回味无穷。
《后翼弃兵》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刻意地回避矛盾冲突,虽然少了一些戏剧性,但看起来却有一种更加真实的质感。
比如主角的女性身份。考虑到《后翼弃兵》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60年代,让女主遭受更多、更明显的性别歧视,在情节上完全说得通。假如让笔法更加狠辣的编剧来改写剧情,甚至可以给她安排“怀孕-流产-被男友抛弃-被社会毒打-成为女强人-报复渣男”这种虽然狗血、但肯定吸睛的桥段。
大女主爽剧的极端狗血版可以参考《回家的诱惑》
但是《后翼弃兵》根本不屑于去强调女性身份给主角带来的不公和苦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女主回避掉了所有关于“女性”的话题,相比之下她更愿意谈论自己的下棋策略和谋局技巧——重要的并不是作为女性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克服多么大的困难,而是“老娘就是能在比赛中打败你”的结果。
记者问:“你如何看待女性在国际象棋领域的弱势地位?”女主答:“我不在乎。”
还比如主角功成名就后的处世态度。有一句古话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无须讳言,炫耀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获得认同和快乐的重要手段,如今甚至发展出了专门研究炫耀技巧的“凡尔赛文学”。在《后翼弃兵》里,其实也提供了海量潜在的、能够让女主秀优越感的场景:比如在成名后回到最初的孤儿院、在商店里偶遇小时候嘲笑自己的同学、勇夺世界冠军后收到了美国总统的接见邀约……
在功成名就后,女主在商店偶遇上学时嘲笑自己的同学。假如让精通凡尔赛文学的编剧来执笔,这里肯定能炫耀得很浮夸。但她们只是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尬聊了两句——毕竟时隔那么多年,她们已经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
可是对于所有的这一切,女主都淡然处之。在重回孤儿院时,她并未主动表明身份;在偶遇老同学时,只是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微笑;在听说要被美国总统接见时,甚至不顾场合地当场离开,跑到大街上随便找人下棋。女主并不孤傲,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亲切的朋友,对所有人她都以诚相待。她之所以“不爱炫耀”,是因为她并没有把自己的价值建立于他人的评价之上——下棋从来都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在迎合他人。
棋盘外的世界
不论是原著小说还是Netflix的这部改编剧集都是完全虚构的,但故事中的女主却有着明确的现实原型,即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费舍尔。他虽然是一位男性,但却跟剧中的女主角一样是个少年天才——14岁成为美国冠军,15岁获得“特技大师”称号,29岁向当时的苏联籍世界冠军发起挑战并成功夺冠,终结了苏联在这个领域24连冠的局面。
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菲舍尔,国际象棋协会对他的评价是“仅次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天才”
有意思的是,鲍比•费舍尔接下来的人生甚至比《后翼弃兵》虚构的情节还要刺激。因为在苏联人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胜利,费舍尔获得了美国“国家英雄”的称号,就连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提出要在白宫接见他。费舍尔虽然很喜欢在公众场合炫耀,但当他听说尼克松不会给他支付出场费时,愤怒地当场拒绝。
上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正酣,几乎所有的赛事领域都被高度政治化。费舍尔因为在国际象棋这个苏联的传统优势项目夺冠,立刻被美国政治家奉为“国家英雄”
在获得世界冠军20年后的1992年,鲍比•菲舍尔为了敛财,打算赴南斯拉夫参加一场“世界冠军表演赛”。然而当时美国政府正在对南斯拉夫实施经济制裁,严禁所有本国公民前往南斯拉夫从事商业活动。在比赛开始前,费舍尔甚至收到了美国政府的官方警告信。信中威胁说,如果他前往南斯拉夫参加比赛,将面临法律诉讼。没想到,费舍尔竟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当众向这封警告信吐了一口痰,然后从容地飞往南斯拉夫赢得了比赛,赚了一大笔奖金——当然,代价则是他立刻被美国政府全球通缉,比赛结束后再也不敢回美国。
1992年费舍尔不顾美国政府的禁令,强行前往南斯拉夫打比赛。虽然赢得了巨额奖金,但是也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鲍比•费舍尔为了躲避美国追捕,一直在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之间流亡。直到2004年,费舍尔在经过日本时不慎败露了踪迹,被当地移民局官员逮捕。美国很快向日本提出了引渡要求——假如真的被遣送回美国,费舍尔将面临长达10年的监禁。为了拯救这位天才棋手,国际象棋界和费舍尔的支持者四处奔波,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愿意给他提供政治避难的国家。最终冰岛伸出援手,接纳费舍尔加入冰岛国籍。2008年,费舍尔因病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一家医院辞世,享年64岁。
冰岛政府愿意接纳费舍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1970年代费舍尔战胜前苏联冠军的那场“世纪之战”正是在冰岛举办的。见证了费舍尔荣光的冰岛人很乐意接纳他成为该国公民。图为费舍尔在冰岛的旅行照。
我们喜欢看这种天才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羡慕他们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到绝对的卓越,以至于再冷酷的社会法则都无法动摇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独立、自信、桀骜不驯——这些都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
但是天才的故事看起来往往又像是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毕竟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那样的成就,也很难在现实里活得这么洒脱。或许这便是为什么《后翼弃兵》并没有单纯去讲一个关于天才的神话。在呈现女主的成长与成功之余,这部剧集还着重描述了作为一名天才的弱点和代价,也探讨了许多棋盘之外的东西。
哪怕在洗澡的时候,她也痴迷于研究棋局
对于《后翼弃兵》的女主来说,作为一名国际象棋天才的代价,就是一度找不到除了赢棋之外的人生意义;一旦连续输棋就会开始自我怀疑,人生信念也随之崩塌。在输棋最惨的日子里,她酗酒、嗑药、疯疯癫癫、喜怒无常……当然,最主要是觉得孤单寂寞。而这种无力感真的非常强大——毕竟就连天才都没法保证永远闪耀下去,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连续输棋后,女主开始自我怀疑。吸烟、酗酒、嗑药、不修边幅……
帮助女主走出这种心理怪圈的是她身边最亲切的家人和朋友。
比如她的养母在女主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醒她关注棋盘之外的世界——除了职业上的输和赢,人生还有很多个层次值得去探索和迷恋,比如兴趣、朋友、恋情、旅行……
“下棋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是人生和成长。”
还比如有一位曾经被她打败的男性棋手,他坦言在接连遭受比赛失败后,发现自己对国际象棋“不那么热爱了”,于是转而开始老老实实地去考大学、当社畜,生活同样过得有模有样——有时候承认失败,并且洒脱地去尝试另一个新领域,也是一种强大。
认清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也是一种强大
当然,女主最终真正意义上变得自信和洒脱,则是因为发现自始至终都有一大帮人在关心她、支持她——从孤儿院里最初教她下棋的校工,到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再到棋桌上交到的所有朋友。
自从离开孤儿院后,女主再也没有跟教会她下棋的校工见过面。但是这么多年里,他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个小女孩的成长。
“你会感到孤单寂寞,只是因为没有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在一次访谈中,扮演该剧女主的安雅•泰勒-乔伊侃侃而谈,“你不一定要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你可以在之后的人生中选择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