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游戏机配键盘,其实是一项从红白机就有的传统
几天前,日本知名游戏外设厂商Hori和CyberGadget各公布了一款适用于Nintendo Switch的外设——键盘。
其中Hori出品的键盘比较简单,就是一块普通的有线键盘,可以直接接在NS的底座上。而Cyber的产品相对高端一些,键盘两侧带有Joy-Con的滑轨,能将两枚小手柄安装到键盘两侧。
上图是Hori,下面是Cyber
多数玩家看到这个外设的第一反应是“多此一举”,毕竟屏幕上的软键盘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用得上键盘输入的机会还是太少。
但其实从FC时代直到近几年的PS4、Xbox One,很多游戏主机都发售过配套键盘。Hori和Cyber此时宣布NS专用键盘的目的,多数还是抢占市场先机,等待NS专用的网络游戏——比如9月份上市的《勇者斗恶龙10》。
在游戏机的发展史上,这类外设键盘早在FC年代就已出现了。当然对于国内的很多玩家来说,他们的FC游戏的确是在带有键盘的游戏机上玩的。但这里让我们回到FC的正史,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个人计算机还属于奢侈品,任天堂在1984年推出了一款软件——Family Basic可以让玩家通过FC主机实现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它的开发语言为Hudson公司的HU-Basic,下面的动图是用这个软件打开内置记事本程序的演示。
让“程序员”们在FC上练习编程,只用屏幕上的软键盘输入显然不现实,因此任天堂在软件推出之时同捆了一块配套FC使用的键盘。同捆套装售价14800日元,和FC本体的价格一致,可以说是十分昂贵了。
红白机当然要配红白键盘
比FC更早的,是1979年雅达利的一体机Atari400/800系列,当时的主机和键盘还是集成在一起的。直到1987年,雅达利还在制作类似的产品——XE系列主机。不过这些设备一般被归类为个人电脑,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早期的键盘外设用途多为练习打字、编程。到了网络时代,键盘与手柄的分工就十分明确了:手柄用于游戏,键盘用于聊天。1998年,世嘉以DC推开了游戏主机网络化的大门。《梦幻之星Online》《虚幻竞技场》等联机游戏的出现,让文字输入有了市场需求,DC专用键盘应运而出。2000年DC在北美降价时,键盘更成了随新机免费附赠的外设。
2003年,任天堂NGC平台的《梦幻之星网络版1+2》正式发售。这是NGC平台为数不多的网络游戏。即便如此,任天堂也为了满足玩家们的聊天需求,推出了一款NGC专用键盘+手柄,它长得非常像即将发售的NS用键盘:
到了第七、第八世代,游戏主机已经有了完善的网络系统,类似《最终幻想11》和《最终幻想14》这样的大型网络游戏越来越多,索尼与微软自家都推出了对应其手柄的迷你键盘。
任天堂方面则是针对DQ系列的第一款网游《勇者斗恶龙10》,由Hori为Wii主机推出了一款定制键盘,还附赠了一排史莱姆键帽。
有关键盘外设,需要单独介绍的是世嘉在1999年发行的一款街机游戏《死亡打字机》——这游戏的操作模式不是按键和摇杆,而是两块QWER键盘。游戏基于经典街机《死亡之屋》改编,以键盘取代光线枪作为操作器,需要玩家在面对僵尸时打出屏幕中出现的字符,字符数量随着游戏深入逐步提高——就像当年《金山打字通》里的青蛙过河等小游戏一样,是一款颇具教育性质的作品。
2004年,针对PS2平台的《死亡打字机:僵尸恐慌》发售,同捆附赠了一个适用于PS2的USB键盘,不过因为游戏本身画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化,最终评价非常一般。目前该系列最新作是NDS上的一款语言学习游戏,通过手写识别输入,名字叫《僵尸式英语能力复活术:死亡英语鬼屋》……
当然对国内玩家来说,多数人最早接触的键盘外设还是这款成龙大哥代言的产品——凭借键盘造型和“学习机”名号,不知道当年瞒过了多少天真的家长。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的学习机,你有好好使用过键盘吗?
热门相关: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北雄 叶辰夏若雪 爱恨之约,总裁请克制 爱恨之约,总裁请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