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男女》总制片人齐帅:爱情叙事不能只停留在浪漫想象

从《三十而已》到《半熟男女》,能明显感受到「二十代」女性人生价值排序的变化。相比于顾佳需要打破集体身份赋予的标签束缚,何知南则能够更加纯粹地直视自身的欲望。

人类天然渴望亲密关系,这使得都市情感剧成为国产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主题。近年来,许多剧集似乎陷入了两种极端的叙事模式:一类是甜宠剧,主角们仿佛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甜蜜世界中,享受无条件的爱;另一类则是对恋爱至上观念的讽刺,剧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抛弃不靠谱的伴侣,转而追求事业,似乎这成为了唯一的正确选择。

本质上,剧集创作的逻辑是迎合观众对爱情的不同需求。这些非黑即白的爱情观念看似充满戏剧性,实际上却简单明了,能够迅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年轻观众期待在流行文化中看到更现代的审美以及多样化的性别关系的展现。近年来,电影圈涌现了如《爱情神话》这样的前卫作品,描绘了中年男女在多样关系中寻求自我认知的过程。

剧集领域的创新步伐也在加速。今年,从暑期档《玫瑰的故事》女主角黄亦玫经历了几段分分合合的感情故事,虽然「不完美」但依然热爱生活、忠于自己,到近期热播《半熟男女》,剧中的女主角何知南是一位「渴望谈恋爱」的普通女孩。她追求爱的存在感,却体验到孤独、背叛、失望和丑陋,最终完成了人生坐标的校准。

作为《半熟男女》背后的出品与制作公司,柠萌影视一直擅长现实主义基调的女性题材。从《三十而已》到《半熟男女》,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三十代」「二十代」女性人生价值排序的变化:「三十代」的顾佳,首先是妻子、母亲和城市新中产,身上被赋予了很多集体身份标签;而「二十代」的何知南,最需要关注的则是自己的内心欲望,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工作,她的视线始终聚焦于内心复杂的感受。这种情绪体验无疑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在剧集收官之际,我们与该剧总制片人、柠萌影视合伙人、青柠萌CEO齐帅进行了对话。她认为,如果将爱情比作一头大象,那么长期以来,剧集创作可能还停留在「盲人摸象」的阶段。这意味着创作者不能仅停留在「浪漫爱」的单一叙事,而需要更全面地呈现爱情的不同面貌,以及女性角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当然,这对创作和观众接受度来说,都是新的探索。」齐帅总结。

1.国产剧需要怎样的女性形象

在剧作阶段,柠萌内部曾讨论是否「更换」女主角,认为相较于沉迷恋情的何知南,职场表现更为出色的韩苏更符合当下的大女主趋势。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团队决定坚持原有创作思路,以呈现多样化的荧屏人物形象。

上线后,何知南的人设果然引发两极分化的讨论。一部分观众对她的「恋爱脑」表示不满,认为她不够「独立女性」;而另一些评论则赞扬「女本位」的创作视角,认为真实的女性角色塑造是《半熟男女》的最大突破。

这些舆论不仅反映了观众对角色的看法,还揭示了大家对现实中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对「理想女性」的想象投射。流行作品本质上是对现实的阐释与映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虚构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获得了更加多元的展示空间。

齐帅观察到,社会正在迅速发展,也是「半熟」走向「全熟」的过程,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具体体验变得更加个体化和差异化。「这是一个积极的进步,以前大家更多是从集体的角度审视自己,现在则可以从个体的视角来感受自我。」

柠萌的女性剧集创作伴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而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在《三十而已》等以往的作品中,女性角色通常被赋予明显的集体身份,如妻子、母亲或北漂者,这些身份与家庭、职场和社会阶层紧密相连。以顾佳为例,她必须与丈夫、小三以及贵妇团不断斗争,展现出打破固有界限的勇气,追求更强大和独立的身份象征。

然而,在《半熟男女》中,这些家庭与社会的身份元素被剥离,叙事重心转向女性个体的内心体验。何知南、韩苏和孙涵涵各具独特个性与追求,她们的勇气体现在更加纯粹地直面自己的欲望,勇敢探索,最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学会欣赏与爱护自己。

何知南出场时是一个渴望爱情滋养的普通女孩,她的目标不是为了成为海王,而是希望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填补内心的价值感黑洞;韩苏表面上是个刻苦勤奋的职场大女主,但她的这种「卷」之所以到了异化的程度,是因为背后被压抑的情感需求,尤其是父亲形象缺失导致的慕强追逐;孙涵涵则是美丽、聪明、野心勃勃,天真地妄想能够在职场与爱情中「既要又要」,没想到差点迎来「双输」局面。

虽然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有灰度,尤其是由田曦薇饰演「普女」何知南,在开播之初曾引发讨论,但对于上升期的偶像演员,能挑战这样的角色本身值得肯定。这部剧集能够呈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是都市剧在塑造女性角色上的一次显著进步。这样的多样化展示,使得观众不仅能在戏中过瘾,也让人们对现实中女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柠萌公司中女性员工的比例很高,她们对女性题材天然具有敏锐的洞察。齐帅告诉我们,柠萌每周都会组织讨论新闻热点事件,其中会关注到女性在现实中的个体境遇。而剧中的很多桥段故事,都能让她想起身边女性朋友的亲身际遇。

在当下社会阶段,真正的「女本位」创作意味着将女性视为主体。每位女性应被鼓励直面欲望、探索自我,而非遵循任何既定模范。正如李银河所言:「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女性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最终的答案在于个体之间的多元差异与彼此包容。」

2.人的成长比爱情更为重要

在国产剧的创作中,爱情常常被视为浪漫梦幻的理想寄托。谁是Mr. Right?真爱又将面临怎样的挫折?这些几乎是大多数都市言情剧永恒不变的主题。过去,许多观众之所以热衷于观看此类作品,正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情感慰藉。

然而,随着娱乐产品供应的增多,年轻观众的审美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希望看到更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电影市场上的讨论也反映了这一点:观众对爱情片的兴趣减少,并非对爱情本身不感兴趣,而是对传统纯爱类型的电影感到厌倦,人们期待的是更时髦、更贴近当下的爱情观念。像《爱情神话》这样讲述中年离异带娃男女故事的电影,因其新颖的视角和现实主义风格,意外地成为了票房黑马。

《半熟男女》之所以在当前引发热议,同样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与纯爱截然不同的观念。正如齐帅所言,这部剧涉及了众多情感话题,但剧中的人物关系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浪漫爱」叙事模式。

有网友戏称该剧是一款「行走的电子风油精」,因为剧中的许多台词都直击浪漫爱情的幻想,揭示了关系中更为真实不堪的一面。「开始的时候越梦幻,落幕的时候越狼狈不堪。」「你知道我是爱你的,但是我很清醒,我给不了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看到后半段就能发现,相比爱情结果是否甜蜜,女孩们更加关心的是发展自我。三个女主角在经历情感挫折后,愈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议题。尽管她们身上有恋爱脑、大女主和小三等标签,但剧集并未为了尖锐而尖锐,而是给予人物重塑自我的成长空间。

正如该剧编剧吴楠在采访中所说,整个故事本质上探讨的是女性成长。剧名中的「半熟」并不是特指剧中角色25—35岁这种年龄段,而是想表达「半熟」最好是一种终生的姿态:我们始终处于一种在探索的生命状态,充满热情,保持新鲜感,也保持一种年轻的锐气。我们要走向成熟,但是永远不要「成熟到烂掉」。

与现实中的很多情境一样,剧中女性友谊的滋养程度在某些时刻超过了男女情爱。韩苏和何知南是经过了辨认、筛选,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然后内心产生了认同和理解。这份友谊支撑两人往下走,进行自我开掘,她们跳出了和男性纠缠的那部分。

在影视剧改编中尽量保留原著的锐度以及人物的灰度,是极其不容易的事。吴楠用扎实的编剧功底,围绕着女性成长这一价值落点,将一个尖锐的、情绪弥漫的故事落地。随着剧集完结,观众发现,每个人物在开始和结尾都有镜像对照,形成故事的「寓言」的闭环。

另一方面,相较于能够直接描绘心理活动的小说文本,影像叙事需要用特定的视听语言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导演张晓波将拍摄地设置在武汉,这座城市既有钢筋水泥的孤独也有人间烟火的况味,通过其独特的镜头美学,将高楼大厦和市民小吃摊有机地融合,描摹出真实的青年生态。

同时,导演也为本剧注入了先锋的表达形式。剧中两个何知南的自我对话,一个代表感性,另一个代表理性,用辩论方式呈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剧中穿插的「小剧场」则邀请原著作者柳翠虎共同创作,《一手好牌》《有粮饮水饱》《恋爱脑》等内容频频登上热搜……导演对两性关系的精微把握,不一味批判和粗暴地标签化,通过留白给观众无限的回味空间。

从去年的古装传奇《一念关山》到今年的都市寓言《半熟男女》,齐帅领衔的「青柠萌」厂牌展示了对多样内容的把握,初步实现了在柠萌影视版图中的品类拓展与创新定位。

作为一部有着先进价值理念表达的创新型作品,《半熟男女》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柠萌与创作者的双向奔赴协力合作,同时也考验着公司对于好内容的判断力与定力。

齐帅强调,柠萌内部的评判标准不会只考虑功利结果,也非常重视拓展创新垂类突围破圈的潜力。正如国产悬疑剧曾经历过一个受众养成的过程,都市情感题材的丰富表达同样需要逐步拓展市场的接受度。

难得的是,《半熟男女》没有高开低走或停留于人设噱头,而是扎实地塑造出具有成长性的女性个体弧光。它并未仅仅停留在浪漫虚无的情感慰藉上,而是通过反乌托邦叙事拓展了国产剧的创作视角,让观众在现实相似的种种困难中获得真实的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