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剧场启幕 京城再添文艺新地标
随着一台由老中青少四代文艺工作者倾情演绎的文艺演出《有爱 有家 有我们》的上演,11月5日,京城又增添了一处文艺新地标——老舍剧场。这座位于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北京市文联院内的剧场,是扎实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转变文联职能,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具体行动。
市文联四位原主席塑像
迁址剧场前厅
启幕当日,老舍、曹禺、杨沫、管桦四位北京市文联原主席的塑像,由文联大楼前厅正式迁驻至老舍剧场前厅。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彦,《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徐则臣等为雕像揭幕。徐则臣代表广大北京文艺家向四位主席致敬。他表示,几十年前,四位先生凭借卓越的才华、勤奋的努力,以及对民族和人民深挚的爱,激情昂扬,笔耕不辍,留下了一部又一部无愧于时代和母语的经典。在这四位伟大的文艺家面前,我们这些后来者当肃然起立、礼敬有加,同时,更需传承薪火、光大精神。在这里,四位前辈必会助力北京文艺的火种越发开阔雄浑地燎原,让一种纯粹的、高昂的文艺精神更好地深入人心;必将会更有效地鼓舞、激励和督促北京的文艺工作者们守好初心、俯仰天地、体察生民,为一个更美好的时代和未来不懈地思索和放歌。
以老舍剧场为核心
打造市文联创展空间
首都文艺家代表范迪安、叶培贵、陈维亚、李金斗、黄建新、孟繁华、王一川、徐则臣等,共同开启老舍剧场启幕瞬间。据悉,以老舍剧场为核心的北京市文联创展空间,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集演出、展览、创作、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其中老舍剧场面积975平方米,坐席300个,可满足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及电影放映需要,剧场基调为红色,小而温馨。剧场以北京市文联首任主席老舍先生命名,向已故人民艺术家致敬,也象征北京艺术家为人民服务薪火相传。
在启幕仪式上,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表示,北京市文联将聚焦创作、汇聚精品、服务人民,为重要创作项目提供孵化平台,为优秀文艺作品提供排练场地,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将老舍剧场打造成为北京大戏的诞生之地;发现和挖掘一批有艺术价值的优质作品,让剧场大戏不断、好戏连台,常演常新、演出品牌,将老舍剧场打造成为北京大戏的展演之地;通过演出观赏与艺术普及,引导首都市民看大戏、看好戏、读懂戏,沉浸式体验艺术之美,高质量享受文化生活,将老舍剧场打造成为北京大戏的传播之地。
打造首都文艺
精品力作孵化平台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称,北京市文联聚焦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的“主责”和文艺创作生产的“主业”,优化、整合、升级原有文艺创作资源,改造形成以“老舍剧场”为核心的北京市文联创展空间,将坚持公益性定位,以服务文艺创作为核心,以服务艺术家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首都文艺的精品力作孵化平台、专业人才成长平台、优秀成果展示平台、公众素养提升平台和首都“文艺家之家”,助力北京文艺事业发展出人才、出精品。北京舞协主席陈维亚代表首都文艺家致辞:老舍剧场的落成,对文联来说是服务文艺家职能的转型和深化,对文艺家来说是创作和展示舞台的丰富与拓展,对于首都文艺创作必将起到有效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创展空间
同步推出三场展览
老舍剧场启幕文艺演出《有爱 有家 有我们》,汇聚了演奏家、歌唱家和京剧名家,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向传统经典致敬、向文艺名家致敬、向党和人民致敬。
老舍剧场启幕当天,三场展览在以剧场为核心的创展空间同步展出。
“丹青北京——美术精品展”,收录从“北京风韵”、“北京意象”、“京城之脊·一脉绵延”等主题创作中遴选出来的精品力作80余幅,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尺幅方寸之间展现北京的缤纷绚烂鲜活气象。
“大戏回望——舞台美术精品邀请展”,展示近3年来40余部戏剧的舞台美术设计,涉及舞剧、话剧、音乐剧、偶剧等,通过实物、模型、手稿、视频、剧照等形式,展示多领域跨界融合的当代舞台美术态势。“文脉流芳——北京市文联史”展览,回顾了文联自1950年5月成立以来创作的近百件经典作品,包括29件实物,70余位艺术家介绍,展览利用3D技术和视频展示,展现了文联历史和新时代的创作成果。 (文/记者 郭佳)
热门相关:将军的现代夫人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穹顶之上 冒牌老婆很神秘 佣兵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