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国影人、影迷参与,从北影节看中国电影三大关键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北影节早已成为增进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的窗口。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8日正式开幕。本届北影节收到的影片报名总数量达4273部,其中主竞赛单元收到来自118个国家/地区的1509部长片,《代课教师》《人生一世》等15部作品最终入围,在7名国际评委的专业评选下角逐北影节最高荣誉天坛奖。今年北影节还将展映国内外佳作240余部,在京津冀地区27家影院剧院放映800多场,再加上各种论坛、市场交易活动,为期9天的影展将打造一场电影从业者、影迷共同参与的文化节日。

关键词1:国际视野

在18日晚举行的北影节开幕式上,370多名中外影人走上红毯。本届电影节主办方提高了国际影人,尤其是天坛奖和“注目未来”单元评委会的国际评委的比例,同时邀请其他国际电影节主席、行业协会代表、全球重量级版权销售和采购方代表来到北京,参加各类展映活动和国际交易市场。

以主竞赛单元为例,今年的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为塞尔维亚电影大师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他曾凭借《爸爸去出差》《地下》两夺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亚利桑那之梦》《黑猫白猫》等佳作也在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获奖。库斯图里卡曾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这次他作为北影节评委主席,在开幕式上为中国电影名导张艺谋颁发组委会特别荣誉奖,两国大师携手见证历史。本届北影节举办的库斯图里卡作品展中,集中放映《地下》《黑猫白猫》《亚利桑那之梦》等多部作品,中国观众能在大银幕上感受其独特的“超现实荒诞”风格。主竞赛评委团中,还有澳大利亚电影声音设计师大卫·怀特、奥地利导演杰茜卡·豪丝娜以及巴西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等电影人;在“注目未来”单元中,有波兰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前主席凯斯·范奥斯特鲁姆两名国际级专业人士。此外,巴西作为今年北影节“主宾国”,将举办巴西电影周展映,为中国观众带来《幽灵肖像》《火星一号》《第二个妈妈》和《里约2096:爱与骚动的故事》等4部难得一见的巴西佳作。

今年主竞赛单元中,报名的国外影片数量为1318部,占比超过87%。在最终入围的15部新片中,有来自法国、奥地利、塞尔维亚、埃及、日本、印度、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的12部外语片,涵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例如,法国电影《代课教师》聚焦西方教育体系的问题,日本影片《黎明的一切》是关于两名打工人相互慰藉,芬兰的《直面死亡的男人》讲述两个灵车司机的荒诞遭遇,阿根廷的《蚁女》讲述一对姐妹的关系裂痕,荷兰的《乳汁》把镜头对准不幸流产的女性……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片给中国观众打开多扇窗口,了解其他地区的艺术潮流和社会现状。

除了竞赛单元,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芳名法兰西”特别放映单元带来多部法国影片,其中既有《法外之徒》这样的新浪潮经典,也有《你们所有人的脸》《野兽》等刚刚在威尼斯、法国凯撒奖上大获好评的新片。今年“大师回顾”单元着重推荐了格鲁吉亚大师奥塔·埃索里亚尼,通过放映《田园牧歌》《冬之歌》《追逐蝴蝶》等代表作,让中国观众了解这位相对陌生的已故名导。同样享受聚焦待遇的还有西班牙传奇导演维克多·艾里斯,他的《蜂巢幽灵》《南方》等4部代表作在北影节亮相,这正是国际影展作为文化平台提供的多样观影机会。

关键词2:中国影人

作为东道主,中国电影人是北影节的主力。在主竞赛和“注目未来”单元中,有费翔、马丽、朱一龙、杨荔钠、杨子姗、顾晓刚等多名中国和华裔电影人坐镇,其中既有观众熟悉的知名演员,也有顾晓刚这样颇具潜力的年轻导演。顾晓刚的第一部长片《春江水暖》正是在北影节获得启动资金,正在热映的新作《草木人间》不仅票房过亿,还成为本届北影节开幕片,这位在戛纳、东京大获好评的新锐导演,这次也应邀为北影节拍摄宣传短片《故都春晓图》,用其独特的“东方美学画卷”,再一次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主竞赛单元中,有3部中国新片——《走走停停》《穿过月亮的旅行》和《朝云暮雨》;“注目未来”中的《但愿人长久》《家庭简史》《洄声》和《逍遥·游》等作品,也大多来自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短片单元更是在扶持、激励更多新人,在他们展露才华的阶段给予更多机会。

近年来,像顾晓刚这样的年轻一代电影人不断涌现,他们用不同于前辈的视角来展现当代中国的现状,以及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继承联系。在本届北影节特别开设的“涌动青春,中国电影新力量”单元中,收录7部中国年轻电影人的佳作,其中就有顾晓入围戛纳的长片处女作《春江水暖》。此外,像年轻女导演邵艺辉的《爱情神话》、毕赣的《路边野餐》、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等,都已获得观众和业内认可,彰显了中国电影创作者的潜力和未来。

回顾经典、致敬名导佳作也是策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师回顾”单元重映了第五代导演黄建新的7部代表作,《黑炮事件》《站直啰,别趴下》等片把观众带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部动画作品《大世界》和《艺术学院1994》曾入围柏林影展,这次北影节让很多动画迷能在大银幕上一睹为快。

港片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也不会缺席,除了“致敬·修复”单元中的《游园惊梦》《野玫瑰之恋》和《卖身契》,还有“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中的《烈火青春》《第一类危险》,以及《我谈的那场恋爱》《恶人当道》等多部新片,让内地观众在重拾情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香港新生代影人的锐气。

关键词3:影迷参与

4月15日上午,很多影迷都在等待中午12时各种佳片展映开票那一刻,如未能提前锁定心仪场次,手慢者就只能等着主办方加场或各种“转票群”。据当日开票2小时后的猫眼专业版统计,本届北影节最快售罄的影片是《梅的白天和黑夜》《游园惊梦》和《苍山》,出票量前三是《未麻的部屋》《低俗小说》和《美国往事导演剪辑版》经典修复4K版。

从数据可见,影迷对北影节的关注度和认同度颇高,观影意愿主要集中在经典重映上,这在往届北影节和上影节已有印证,毕竟这些高水平佳作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同时,根据猫眼平台的用户画像分析,女性观影购票意愿(66%)高于男性,20-29岁的观众占到观影人群的61%,这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受众群分布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影节“外地观影团”比例有所提高,其中上海观众占3.6%,高于离北京更近的天津(2.3%)。这从侧面说明北影节的片单对北京以外的各地影迷同样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对于上海影迷来说,虽然上影节将在两个月后的6月14日开幕,但等不及的影迷宁愿跨越一千多公里到北京先睹为快。

为了照顾更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北影节还在一些影院、剧院和艺术馆安排了免费露天放映和文化活动,影迷们可以参加电影名家面对面等活动,与心仪的影人近距离交流,这也是近年来不少国际影展发展的新趋势。

当然,年轻的北影节与戛纳、柏林、威尼斯这些世界顶级影展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即便与举办时间更长的上海电影节(今年第26届)相比,也有值得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譬如,不少影迷一直反映北影节缺少在市中心的官方主会场,活动分散,影迷、媒体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回奔波。相比之下,戛纳有设施豪华齐备的电影宫,上海也有位于市中心与接待酒店融为一体的上海影城,这种“主会场+顶级影院”的网状模式既方便了观众、片方和媒体,也让影展主办方更有归属感和品牌价值,这些都是14岁的北影节未来可改善的方向。

热门相关:美食萌后:皇上,喂不饱!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弃妇当家:带着萌宝去种田   神秘复苏   如意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