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院士研究院(通州)在京成立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6月6日,由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万江新能主办的地热能院士研究院(通州)成立暨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副主席、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吴涛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学院院士汪集暘颁发地热能院士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聘书。汪集暘院士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罗勇共同为地热能院士研究院揭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大卫,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河南省清洁能源供热协会会长张维宁,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通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吴孔安,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副主席、通州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吴涛,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宫本福等专家学者及领导参加活动。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通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吴孔安,三全食品创始人、万江新能董事长陈泽民分别为活动致辞。
吴孔安在致辞中对地热能院士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地热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供能稳定、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推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地热能产业是规模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汪集暘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地热能院士研究院落户通州,将发挥顶尖智慧的力量,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地热科研成果的创新与应用转化,促进地热能产业进步升级,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为通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陈泽民表示,民生经济就是最大的经济,国家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奋斗目标,万江新能将地热能院士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与北京市地热能上下游企业深化务实合作,致力于提供技术集成服务,共同推动地热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地热能院士研究院通过汇聚顶尖科研力量,加强地热能前沿领域的科研创新和技术研发,加速形成具备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研究院将以院士为引领,联合产业上下游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培育链主和链上企业,在北京市构建涵盖技术研发、高端制造、勘察设计、工程建设以及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地热能全产业体系,推动地热能在城市公共建筑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促进产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共同构建年产业规模4000亿至5000亿元的地热产业链,为通州区乃至北京市的绿色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
会上,万江新能分别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新城热力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油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7家科研和企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紧密合作,推动构建地热能产业链体系,共同推动地热能的科研创新成果在企业的转化落地,打造北京市地热能应用新高地,为北京市新能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助力。
会议最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庞忠和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庞忠和介绍,地热是能源生产端五大非碳基资源(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核能)之一,我国地热资源具有总量大、用户近、类型多的特点。用地热资源打造“分布式地热供暖、制冷系统”以解决冬季供暖、夏季制冷问题,碳中和作用显著。
庞忠和着重推介了地质储能循环利用系统和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系统,该系统技术优势包括井间距要求小、井位布置方便,强化内管保温、提高单井供热能力,普适性强、适用项目广,不取用地下水等,为地热能在公建项目的实施利用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