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何时才能打败美国队长?

  在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Monkey King VS 美国队长”。这来源于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讨论如何用新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等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

  “Monkey King”直译就是“猴王”,也就是孙悟空的标准英译名。使用这一个英文词,有强烈的使其时髦化的味道——漫威即视感。这一话题和目前新兴的娱乐方式如游戏、动漫、影视等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话题里,孙悟空不再是一个虚拟角色,而是一个IP,所谓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术语,在这语境中,人物、故事、世界观均可成为IP,可以各种形式无限延伸,如影视、游戏、文学、动漫等。

  “Monkey King VS 美国队长”,听着有点无厘头,但并不缺乏内涵。首先中国浩浩几千年,为什么会是由孙悟空出阵来对阵美国队长?是因为孙悟空能72变所以胜率高吗?本质上,这是因为孙悟空(或者说《西游记》)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的第一IP。

  在中国国内,孙悟空不但因为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主角而为人所熟悉,更重要的是,美猴王在中国各种娱乐形式中渗透之深之广,无以伦比。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就有关于其的传奇故事流传,后来还成为各种戏曲的主角,并发展处猴戏这一传统。猴戏热闹,慈禧太后就特别喜欢看杨月楼演的猴王,春晚中几乎每年都有孙悟空出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到了当代,各种影视动画作品层出不穷,堪称经典的有1964年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和1984版电视剧《西游记》及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等。到了互联网时代,游戏《梦幻西游》、《斗战神》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种从古到今的IP扩张用另一个热门互联网术语来说,就是“泛娱乐”。“泛娱乐”下的孙悟空深入人心,2000年有一次“中华历史上最受喜爱的人物形象”网络评选,孙悟空力压赵云、诸葛亮、林黛玉、刘伯温、鲁班、武松、鲁智深等一众强劲对手,可见其人气。

  在国际上,孙悟空更是中国不多的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IP。在美国,大众娱乐里和中国有关IP有3个——功夫熊猫、花木兰和孙悟空,其中功夫熊猫是喜爱中国文化元素的外国人结合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创造的“中国式IP”,就如日漫《圣斗士星矢》里的紫龙、《火影忍者》里的洛克李一样,是中国文化在海外影响力的一个成果,但终究不是我们自己的IP。花木兰因为同名迪斯尼动画而闻名。孙悟空则多次被影视作品选中。美国拍摄的孙悟空题材影视有2008李连杰版(《功夫之王》)、2001年的罗素版等。最重要的是,尽管和孙悟空有关的作品水准(基本都很雷)还远远没有达到《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的水平,但并不影响美国人对这一IP的青睐。

  在美国,大众娱乐里和中国有关IP有3个——功夫熊猫、花木兰和孙悟空

  在日本,孙悟空的影响力就更大了,几乎涉及了所有娱乐形式。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西游记》就是日本人拍摄的(1978年)。但最主流的还是在动漫上。几乎所有喜欢日本动漫的人都能立即想到两部名著——《七龙珠》和《最游记》。前者即是日本的国民动漫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影响力的日本动漫。孙悟空这个IP在日本的泛娱乐扩散从未停止过,我们可以看到《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有专门的西游记主题剧场版,可以看到《火影忍者》和孙悟空有关的尾兽和通灵兽,可以看到光荣公司的游戏《战国无双》里,让外号猴子的日本古代政治家丰成秀吉拿着金箍棒。

  《最游记》套用了《西游记》的人物名称,漫画于1996年起在著名的游戏界大碗ENIX旗下的《月刊gfantasy》上开始连载。

  孙悟空作为一个动漫IP对日本的影响,并不限于各种改编。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的杰作《大闹天宫》,就影响了有着日本漫画之神称号的手冢治虫。

动漫的惊人文化影响力

  事实上,孙悟空这个IP天然合适动漫,也和动漫关系重大。从国内来看,孙悟空之所以能够领先其他四大名著中的IP,恰恰在于《西游记》独强于动漫。水浒、三国、红楼都没有知名的动漫作品(三国有,但那是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的《三国志》,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并不大)。三国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和西游记旗鼓相当,甚至在游戏这一块还是领先的,但就是缺少了哪怕一部经典动漫(这里的动漫主要是当代意义上的动漫作品,传统的连环画因为没有后续的发展,只能理解为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当代动漫并不同)。

  在世界范围来看,《七龙珠》等动漫作品的影响力,也让孙悟空在欧美世界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这不但是孙悟空的“疑似来源”——印度神猴哈奴曼比不了的,同样是另外三大名著所无法相比的——《三国》等在欧美世界的影响力仅存于学术界。

  如孙悟空这样被动漫发扬光大、红遍异国的IP例子其实不少。当今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都知道一些日本幕末的历史,甚至熟悉程度让许多来华的日本知识阶层吃惊,“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人会对桂小五郎、高杉晋作、新选组、坂本龙马等故事如数家珍呢?我们自己的年轻人都不知道。”

  中国的通识教育历史课本里,对日本幕末的历史基本是一带而过,能知道西南四强藩、大政奉还、殖产兴业等已经算是学霸级了。不要说课本了,连历史老师都不知道维新三杰的木户孝允原名桂小五郎。年轻人对这些的了解,都是来自经典动漫如《浪客剑心》和《银魂》。

  动漫能够让异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其威力着实惊人。

  所以说,要创作一个世界性的中国知名动漫IP,孙悟空是最合适的选择,其基础也是最好的。而动漫又最合适把孙悟空这个IP推向世界,这一点,日本动漫已经做出示范。

中国动漫如何撑起Monkey King?

  只有IP并不够,能否做好这个IP才是关键。虽然曾有《大闹天宫》这样的杰作,但今天的中国动漫业是否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呢?

  其实,中国并不缺乏动漫人才,不提万氏兄弟这样的先贤。即使在今天,随便看一部热门的日本动画,制作团队都会有大量中国人参与制作。在欧洲,以画中世纪、古战主题为特色的留法中国漫画家张晓雨也画出了很好的作品。

  人才不缺乏,资金和政策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过去没有产业。没有产业,就算有一时的政策和金钱支持,也不会长久。没有产业就会让漫画家饿死,让动画亏本,就不可能产生好作品。

  产业源于需要。不光娱乐,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如此。为什么四大名著诞生在明清?因为庶民文化的兴起诞生了对小说的需求。为什么小小荷兰会有如此多绘画大师?因为富裕兴起的资产阶级希望让每个房间都能有绘画装点,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调。为什么美漫和好莱坞电影的崛起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大萧条和世界战争催生了对更轻松快节奏的流行文化的需求。

  中国人对动漫毫无疑问有需求,从我们对《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对漫威,对《圣斗士星矢》、《火影忍者》的爱就可以确定。那么就差产业了。

  一个产业的成型,一般有几大标志,包括大量的从业人员、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及产业结构及上下游关系的出现。 幸运的是,互联网力量的介入,已经让人看到了产业成型的迹象。

  最近腾讯互娱发布了一组为其3月30日年度发布会做宣传的海报,其中动漫板块的口号是“国漫不起,没有天理”。相信很多动漫从业者看到后也有所触动。商业公司以利益为一切导向,使用这样的口号,证明了其对动漫的浓厚兴趣。更何况,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外界的眼球。年初时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的走红,也让人看到了互联网动漫的水准。

中国动漫的希望

  互联网动漫为什么又这样的力量?首先互联网消除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物理距离,漫画家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读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质高者立刻脱颖而出。这种模式和网文模式有一定相似性。其次就是版权的经营和保护更加到位,过去中国做动漫,好坏都没有意义,因为几乎没有版权收入。但在互联网企业看来,动漫IP版权经营是巨大的利益来源。如腾讯动漫的作品《尸兄》,据报道其手游版权售价高达5000万元,创业内纪录。动漫作品能带来商业回报,才会有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七度鱼的《尸兄》和佟遥的《王牌御史》已经成为中国新兴漫画的代表

  由此,就有了人才和好作品的喷发。《尸兄》的作者七度鱼,原来只是浙江一个不出名的原画师。另一部半年就点击率破亿的作品《王牌御史》的作者佟遥,原来只是四线小城市安徽亳州的一个电视台员工。春节前,佟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自述,讲述自己几起几落的坎坷人生,引起了不少关注。如果没有互联网力量对动漫的介入,很难想象佟遥能够在四线小城市做出这番成绩。

  好的产业模式推动下,必然英雄辈出。这在“泛娱乐”中特别明显。假设没有网文行业,会有猫腻、南派三叔、唐家三少这些大神吗?假如没有《中国好声音》,会有一大批草根歌手的爆红吗?许多人走出原来平凡的角色放出巨大的闪光,正如编草鞋的刘玄德与贩豆子的关云长、卖猪肉的张翼德一起走向天下之路一样,这是时代的作用。

  从这点来说,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动漫人是幸运的,至少比前辈要幸运。佟遥、七度鱼、寒舞(十冷)这些人,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应有的高额物质回报(七度鱼据报道已经成为百万年薪的职业漫画家)。才会有更多的人才投入这个行业,产出更多的好作品。

  所以,中国动漫能否在几年内做出一部神一样以孙悟空为主题的作品,其实无关紧要,就如漫威选择北欧神话(雷神)还是选择希腊神话一样并非关键。只要产业形成了,有了良性的生态模式,就会不断产生更多的优质IP。当如十冷、《尸兄》、《王牌御史》这样的作品爆发性批量产出时,我们就不会再为没有

热门相关:恶魔的专属:丫头,你好甜   巫师世界   重生落魄农村媳   巫师世界   炮灰姐姐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