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更具韧性,SEA-Hi!论坛开展多维度探讨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葛俊俊)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让城市更具韧性,已成当下迫切的课题。日前,以“共筑韧性,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28期SEA-Hi!论坛在长宁举办。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聚焦“韧性社区”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

“韧性社区是指当遇到自然灾害或是重大社会变故时,拥有快速恢复能力的社区。” 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杜吴鹏表示,要多尺度优化,在市域、街区、社区层面,因地制宜;要多目标协同,将气候适应能力建设与“双碳”目标、海绵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老城更新、居民健康福祉等多目标协同并进;要精细化的诊断,将适应能力建设纳入到街道、社区工作中;要多主体共建,逐渐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今年7月26日,我国新增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其中一处是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其中就包含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当地社区在世界遗产的申报、管理和建设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区域代表姚望表示,将以在地传统文化为媒介,推动遗产地的自然生态保护,为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添砖加瓦。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周惠珍表示,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指引下,街道今年升级改造了升平街的生活服务中心,新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增设社区食堂,融入街道图书馆功能,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还共同参与治理居民区流浪猫扰民问题……这些都是街道为建设韧性社区所做的努力,通过搭建平台,建立连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从而提升社区韧性。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社区规划学组组长王睿指出,今年恰逢“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提出十周年,近年来,上海也更加注重韧性社区的实践。比如长宁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的指引,将社区中的闲置空间,打造成了许多生境花园。通过优先选用本土的树种,研究本地最常出现的小动物种类、身形尺寸,为它们定制喝水的水池、喂食器等,将生境花园打造为小动物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