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座谈会背后的协商民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6条措施,并召开全省大会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自然成了今年“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的主题。

8月2日,省长率24名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与省政协委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壮大民营经济,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高度重视这次座谈会,会前专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安排有关工作。经遴选,8篇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被列为现场发言,其余48篇材料汇编成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准确执行限制性政策,打造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乐于为企业服务的良好氛围。”“希望强化涉企刑事案件司法合规性审查。”“建议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两个多小时的协商座谈,省政协委员们谈问题、说诉求、建真言,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为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省委、省政府将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成本。”“希望各位企业家激发改革创新动力,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力量。”协商交流中,省长认真听取发言,逐一作出回应,要求省有关部门会后认真研究答复。

带着问题来、奔着解决去,务实高效的会风一脉相承。自1995年起,这样的会议,每年年中都要进行,30年来从未间断,历经10任省长、7届政协。如今,“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已成为贵州政协在全国叫得响的高层次协商平台,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省长的回应很实在,既有对委员建议的肯定,又对政策进行解读。”走出会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肖云慧意犹未尽。她激动地说,“我前几年是以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的身份参加,今年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每次都有新收获。”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每年年初,省委批准省政协年度协商议题计划后,省政协立即组织有关专委会、省政协委员、市县政协等开展专题调研,为座谈做足准备。30年来,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发展共识在会上凝聚统一,越来越多真知灼见转化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

省政协委员、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华对此深有感触,通过前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在去年“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他代表民革贵州省委围绕“加快推进我省算力中心建设”发言,为我省算力中心在国家布局中凸显特色、站稳脚跟建言献策。

“当时省里正在部署打造‘六大产业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是其中一项。省长在会上对我提出的建议给予肯定,现场让有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细化落实。”周华说,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的建议助推了《关于促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的若干激励政策》《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出台。

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从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创造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到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政协委员们都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让有关决策更顺应民意、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多年来,省政协以“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为重要载体,不断拓展协商平台、丰富协商内容、畅通履职渠道,在一脉相承、接棒发展中搭建起政协委员与省委书记和省委常委、副省长等专题协商座谈全覆盖的高层次协商平台,促进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量建言资政助推高质量发展。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

“30年的坚守,擦亮了贵州的协商品牌。这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历任省长的高度政治站位和强烈使命担当,得益于历届省政协领导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省政协主要领导表示,今后要坚持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