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微故事丨从小本子到大数据,他们的民情日记架起和群众的连心桥
“那时候乡亲们大大小小的困难、需求,记了好几个笔记本!我现在去雅璜,他们(老乡亲)都还叫我刘乡长,跟我拉家常。”
刘增铭笑眯眯地,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重叙当年。他提到的笔记本,就是“民情日记”。
1998年,民情日记从绍兴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原雅璜乡)发源,主张干部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乡干部们揣着笔记本四处走访,用脚印、汗水和笔墨写下一篇篇民情日记。
1998年12月2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报道《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引发广泛关注。之后,民情日记的覆盖范围从乡村到社区、企业,服务主体从乡镇干部到村社干部、部门干部,成为嵊州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时针拨回1998年。
刘增铭在当年10月来到雅璜乡担任乡长,33岁的他一开始“连雅璜是朝东朝西都不清楚”。就这样,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刘增铭带着笔记本开始了自己的乡长生涯。
从1998年到2001年,刘增铭在雅璜乡留下了数不清的足迹,把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疑难杂症”一一记录。
当地的一位村民刘仁香,幼时因病身体瘫痪,和丈夫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屋漏偏逢连夜雨,刘仁香丈夫在某次采茶时突发意外去世,家庭骤然失去了经济来源。雅璜乡干部在了解刘仁香的家庭情况后开始进行重点照顾,乡里定期给刘仁香家送些粮米油盐,还通过乡干部捐款等方式不定时发放一些经济补贴。刘增铭回忆,当年他调离雅璜乡时,刘仁香已经被接到乡敬老院,当地也对她女儿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尽乡里的能力给这个家庭一些帮助。”
外来女婿户口迁入、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兴建希望小学、乡卫生院,道路硬化,乡里的大事小事都记在刘增铭的笔记本里。
刘增铭还记得,当年他有一篇民情日记还拿了地方政府单位给予的一个奖项,他在某次走访时看见乡亲在路边晒木炭,询问后得知这是他们在山上烧出来的。“这要是引起山火那损失可就大了,我就马上写了一篇民情日记,紧急开了一次广播会,通知村民不允许山上烧火、烧炭,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抓牢安全工作,刘增铭还在帮助村民在创收致富方面下足了功夫。香榧种植、桃苗高位嫁接、鼓励收购鞭笋到市场售卖、办名茶炒制培训班……当乡长的几年时间里,刘增铭从当地地理环境和乡亲经济条件出发,想出了不少创收的点子,不少人的家庭收入都有所增长。
刘增铭笑着说,直到现在,雅璜的老乡亲们看见他还是很亲切热络,他觉得,“搞民情日记是很有味、有趣、有成果的。”
怎么用好民情日记?刘增铭从多年工作中总结出了“九字真经”:走得进、坐得下、出得来。
他说,做民情日记离不开扎实的走访,这要求敲开群众的家门也敲开他们的心门。进了屋,要入乡随俗,说起方言拉拉家常,“把距离拉近了人家就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了。”光听群众反映问题、困难还不行,还要能给出解决方案,“尽量争取当场解决,没法当场解决的就回去集中汇报、商量,给出答复日期。”
20多年来,民情日记不断创新、发展。
现在,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嵊州的“民情日记”也来到了线上,当地还常态开展“民情大走访”“民情日”等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信息。2024年上半年,嵊州全市累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6000余人,走访群众14.6万人次,收集民情7600余条。同时,嵊州打通民呼我为、“浙里兴村治社”等7大平台,将各类民情数据全量归集形成“民情大脑”数据库,今年上半年,已汇聚7大平台各类民情数据14万余条。
“就像发朋友圈一样,很方便。”雅璜村驻村选调生胡佳薇拿出手机展示线上版的民情日记。上岗650多天,她已经写了120多篇民情日记,每次,村民诉求的平均办结时间为2天。
推广种植新品种番薯、打井方便村民用水、村民医保缴费问题,胡佳薇用手机记录了不少民情。她说,借助民情日记的手机应用,他们不仅能及时记录村民诉求,还能参考学习其他干部的工作经验,“而且通过手机应用反映情况以后,系统都会把单子流转到相应的部门,办事效率高了很多。”
现在,刘增铭在亿厦建设集团担任驻企服务员。从“民情”到“企情”,从纸笔记录到手机应用,民情日记的形式发生了大变化,但刘增铭和胡佳薇觉得,变的只是形式,为民服务的本质是不变的。虽然两人在雅璜担任干部的时间差了20多年,但他们面对的是同样淳朴的村民,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后,收获的也是同样的热情笑容。
热门相关:国民女神:重生王牌千金 医道至尊 修罗武帝 嫡女谋:逆天三小姐 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