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访谈|吴海江: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以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立心立魂”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在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
深入理解三个“事关”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此,如何深入理解?
吴海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来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民族未来发展之希望。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永葆生机活力,关键在党。而党能否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关键在党的“头脑”。一个由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才能掌握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历史创造的主动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戴,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无论是对党的前途命运,还是对国家长治久安,抑或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记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吴海江: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的观念体系。作为一种引导人们实践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一旦形成,就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正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扰乱了世界发展钟摆的节奏,“东升西落”“南升北降”强化了西方世界的恐慌。与此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记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出哪些优越性?
吴海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产物,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更先进的文化和价值。它以更具包容性、更加文明、更符合人性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最新发展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包含了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为民立命的属性,因此也必然要在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开创新的文化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批判和摆脱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更重要的是,主动开辟和建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主动建构”才能谈得上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否则终不过是“被动回应”。
在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记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在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吴海江:习近平文化思想源自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开创性发展,也必然以文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归宿。
首先,要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在“大海”中航行,就要有掌舵者。有了掌舵者,才能勇敢地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才能在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洞悉社会发展规律、辨明历史发展方位、掌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文化事业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同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增强党领导文化事业发展的本领,锻造坚实可靠、敢于改革创新、善于亮剑斗争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
其次,要锚定前进方向勇毅前行。必须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解释力、现实观照力、问题解决力和民心说服力。借助新兴技术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最后,要站稳人民至上的立场。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独有属性。一方面,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创造、文化传播与文化事业的建设,集民智、聚民心、合民力,打造具有强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文化发展与人民精神需要结合起来,把文化事业根基建立在祖国大地上,扎根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创作出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