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卧波架海河 桥见天津分外靓——写在“桥见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之际
明弘治四年(1491年),有官吏上书朝廷:天津之地,水陆咽喉,所系甚重。“天子津渡”是这座城市名称的由来,“二分烟月小扬州”是古人对这里水乡气息的赞誉,这些都体现了天津与水的不解之缘。作为一座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桥梁在天津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日,“桥见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拉开序幕,从一座座桥中,能够触摸发展脉动,感受奋进足音,体悟独特格调。
似乎不少城市都以桥为荣,而天津的桥尤其多姿多彩。一则在于设计质感,既融桥于境,又依桥造境,实现桥城一体,桥梁与海河两岸环境相得益彰,走在桥上即能把握到城市气脉。一字排开的桥梁阵列呈现出整体气势,而又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令人赏心悦目。二则在于尺度宜人,海河作为中国七大水系之一,既不烟波浩渺,又不显得小气,桥梁两岸不会太过疏离,彼此呼应形成整体叙事感,空间尺度十分宜人。三则在于实在好玩,永乐桥桥轮合一、世界唯一;解放桥“开桥”难得一见、风景靓丽;狮子林桥今夏借势伯伯晋身网红,等等。人乐于亲水,而天津的桥乐于亲人,桥在天津不是静态的、功能主义的,而是动感的、更具互动性的。
九河下梢天津卫孕育了桥梁,而桥梁则型塑了天津的发展。海河上的桥,是此岸与彼岸的牵手,编织了四通八达的穿河路网,加强了海河两岸的联结沟通,串点成线连片,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同时,一部海河“桥”谱,就是一部微缩天津史,桥梁不断向海河上下游延伸,在市区河段密度加大,平均不到0.8公里就有一座桥梁,城市生长纹理在桥梁变迁中浮现。从几座浮桥颤颤巍巍地架在海河之上构成“浮梁驰渡”景象,到如今海河干流三十一桥,支流共计一百余桥,城市的长大、长高、变靓,这些桥梁全都历历在目。
海河诸桥,还见证了城市内涵发展。比如,天津成为全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随着文旅商深度融合,海河两岸精彩纷呈,棉三产业园、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印象城等时尚高地不断涌现,新场景搭载新业态增添新活力,它们的华丽转身与璀璨多姿,附近的桥梁都看到了。再比如,解放桥的建桥技术在当时世界领先,现如今,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天津电力双碳中心等领风气之先的科创高地也纷纷出现在海河两岸。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就像一座座“新桥梁”,为天津架起全新未来。
此外,桥梁的增多,还让“天津味道”更加得以凸显。古文化街商圈、意式风情区、解放路金融街区、小白楼中心商务区、五大道历史街区、大直沽历史文化区等地标分别居于海河两岸,一场没有跨过桥的天津city walk是不完整的,桥梁使天津的古典魅力与现代活力展现得一览无余。一座座桥梁,让海河由一条自然轴线变为一个活力带、商业带、文化带,两岸交织一体,既激发了经济活力、增强了综合竞争力,又提升了城市整体吸引力。目前,陈塘科技商务区、俄欧风情街等最新节点在海河畔初现雏形,桥梁加持下,“母亲河”焕发出高质量发展新生机。
也许有人会问,天津的桥无涉超级工程,亦非超级网红,那么“桥见中国”何以在天津启幕,天津的桥何以称名于世?或许因为天津有着桥文化。海河蜿蜒流淌、穿城而过,在天津存在感极强,百年前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命脉”,如今成为串联城市景观的“活力秀带”,承载着天津人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寄托,赋予这座城市灵魂。河流虽然分割了城市,却未隔开海河两岸市民的心,众多桥梁起到了极大作用。它们不仅便利了生活,还链接了情感,是真正的连心桥。这些桥象征着天津人民团结在一起的精神风貌,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这些桥塑造了交融与包容的城市底色,于是天津在漕运时代汇聚南北人口,开埠时代引领西风东渐,改革开放掀起创新风潮。
一生中在桥上的时光,不足百分之一,但桥在文艺作品中却是一个经典意象。不妨到天津来一场“寻桥之旅”,这里的桥不仅连接两岸风致,更联通了历史与未来。(津云评论员 闫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