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两轮车市场供需两旺 政策驱动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进入暑期以来,电动两轮车市场迎来了传统旺季。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爱玛科技天津制造基地时发现,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激增,工厂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同时,九号、小牛电动等多个品牌专卖店也迎来了销售高峰期。这一供销两旺的局面,不仅反映市场的旺盛需求,也预示着电动两轮车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电动两轮车市场保有量较高,但替换需求巨大,尤其是智能机型的替换逐渐成为新趋势。不过,从整体来看,智能化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续航里程是不少品牌的核心卖点。展望未来,随着各大品牌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智能化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量。此外,今年以来,密集出台的政策也将推进行业更加规范化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市场供销两旺

爱玛科技天津制造基地,坐落于静海现代生态工业园,是爱玛电动车全国八大生产基地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集研发中心、制造、仓储与物流于一体,拥有精密的焊接、注塑、喷涂和装配技术。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爱玛科技天津制造基地,看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井然有序地忙着接线、组装、安检等工作。“目前,正值两轮电动车市场旺季,工厂已经开足马力,满足市场需求。”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津制造基地总计15条组装生产流水线。

实际上,天津制造基地可以视为爱玛多地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的缩影。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日,爱玛黄岩新工厂也已经投产,并且进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整体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底,爱玛科技年产能实现1060万辆,在重庆、丽水、贵港、兰州等地的新基地正在建设中,在海外东南亚的基地也正在筹建中,公司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完全达产预计年产能超过2000万辆。

除了生产线上的繁忙景象,多个品牌两轮车专卖店也迎来销售高峰。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九号、小牛电动等品牌门店发现,消费者络绎不绝,“门店销量大增”成为当前市场的关键词。

在北京的一家九号专卖店外,记者看到,门口摆放着多款造型新颖的两轮车产品。店内有不少消费者正在咨询,销售人员忙碌地穿梭其间,介绍产品或提供试驾服务。店内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二季度以来,行业逐渐进入销售旺季。“特别是暑假这段时间,学生们购买电动车的数量明显增多,再加上天气逐渐凉快,骑车更舒服了。我们门店昨天一天就卖出了18辆电动车。九号主打智能化,所有车型均不用钥匙就能开启。”

上市公司表现不俗

自二季度以来,电动两轮车行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这一趋势在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中也得到了体现。

8月22日晚间,爱玛科技发布财报显示,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37亿元,同比增长18.07%;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12.06%。财报发布次日,该公司股价大涨超7%。

新“挤入”电动两轮车赛道的春风动力同样表现不俗。8月15日,春风动力发布财报显示,上半年,极核电动两轮车AE4系列首发即订单不断,市场表现强劲,国内渠道增长81%,国际渠道增长181%。上半年累计销售极核电动车2.0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春风动力在财报中直言,受益于电动两轮车应用场景广泛,在城市拥堵加剧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作为汽车的补充,解决家庭的出行需求。同时,商用需求持续增长,包括共享单车、外卖骑手、快递配送等,电动两轮车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聚焦中高端市场的九号公司、小牛电动最新发布财报也显示出行业需求旺盛。8月12日,小牛电动发布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整车销量为25.62万辆,同比增长20.8%;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3.5%。对此,小牛电动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整车销量的快速提升和海外市场的贡献。

九号公司整车销量更为亮眼。8月6日,该公司发布财报显示,智能电动两轮车业务上半年持续高增,中国区产品销量达119.84万台,同比增长123%;带动销售收入33.35亿元,同比增长119%。截至上半年,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6200家,覆盖1100余个县市。

“电动两轮车是高性价比的出行工具,也是很多人的刚需产品。今年销量改善是因为出行需求增加,充电设施完善,用车使用体验改善,居民和外卖配送等需求集中爆发,这些因素使得行业呈现供需两旺。展望未来,电动两轮车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度。”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智能化将带来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替换需求空间较大成为共识,这也是行业高景气度延续的一大背景。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保有量已超4亿辆。若以全国家庭户数计算,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左右电动两轮车。根据德勤数据预测,2024年电动两轮车行业62.1%的消费需求来自于替换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电动两轮车的智能化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推动替换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咱们店里来买车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对智能功能特别感兴趣。很多顾客都不是第一次买电动车,有的是因为现在的车机性能跟不上,有的是想更换智能新车型。这种智能车机的替换需求,让门店销量涨了不少。”上述九号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越来越多用户在购买两轮车时会考虑智能化配置;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有46.6%的用户购买两轮车是用作其他交通工具的补充,智能化创新较好满足有车一族“体面”的性价比需求。

九号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以来因为新国标驱动,市场出现巨大的替换需求,带动行业形成新的增量,但这波增量逐渐接近尾声,行业目前正处于传统功能机向智能化转变的阶段,这波智能化替换升级需求才刚开始,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增量。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电动车行业目前还处在智能化的初期阶段,技术创新正成为各大头部公司竞争的关键。一家两轮车公司高管李哲(化名)告诉记者,两轮电动车品牌提升利润的关键在于占据高端市场,智能化创新正开辟新需求。目前,高端市场卖点多聚焦于续航能力。展望未来,创新设计和智能化技术将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整体来看,智能化高端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两轮电动车行业的智能化和高端化程度不断提升,比如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GPS定位、远程控制、智能锁和手机互联等功能。未来,技术创新将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各大品牌还将持续探索更高效安全的电池技术和更为丰富的智能生态。”小牛电动方面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产业集中度将提升

实际上,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持续引导和支持。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规范化发展,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升成为共识。

具体来看,4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4月30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以加强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等。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行业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创新研发能力较弱、质量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伴随着《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发布,对产品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升级,以符合新的国家规定,而在这一进程中,不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市场份额将向符合标准的龙头企业集中。”爱玛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多项规范政策外,两轮车“以旧换新”也于近期被高层部门明确。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电动自行车在支持范围内。

而备受行业关注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修订也迎来重要进展。7月28日,工信部电子标准院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修订,面向社会开展问卷调查,针对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速度、续航、是否配备脚蹬、是否可以载人等问题展开公开调研。

对此,开源证券分析,预计新国标修订将聚焦电池安全及整车质量等方面。总体方向将电池安全、阻燃放于重要位置,有利于《新国标》规定更好执行落地,刺激市场换购需求。同时,增加安装北斗模组、通讯系统等规定,整车生产成本或有增加,拉高行业进入门槛同时加快中小品牌出清。

“相关政策出台,促进行业品质提升,实现规范长线发展。”李哲告诉记者,随着监管逐渐细化,行业发展也更加规范化,在此过程中行业加速出清,产业集中度将迎来明显提高,对于提升行业整体品质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研发制造环节,仍需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和需求。记者 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