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23)发布

2023年11月26日, 《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23)》发布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市门头沟区和瀚书院的支持和指导,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主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和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字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政府规划编制部主任霍子文,和瀚书院名誉理事、健坤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乔元晖等出席了此次发布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老师、报告核心撰写人郭素担任主持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助理教授侯韵博士发布报告。

据悉,《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23)》编制历时一年,依托国家统计局、政府门户网站等公开信息数据,研究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大连等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或历史方面具有区位优势且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和转型的40个主要城市在社会创新领域的表现,通过构建“禀赋-实践-成效”三元评价体系,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各个城市的社会创新能力,同时收集了各城市社会创新典型实践案例。

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和瀚书院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科研团队共同开展“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探索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评估体系,推动城市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多元因素并重且更具包容性和持续性的未来城市目标迈进,为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多重挑战下实现中国城市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和参考。

《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2023)》是课题研究成果的高度总结,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首次精准深入评估城市创新能力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报告,是和瀚书院协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直接成果体现。

报告阐述了当今城市社会创新的内涵及现状,构建起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反映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直观地展现了社会创新水平和差异的总体状况和各个地区的特征以及每个分类指标的分布以及变化情况,突出了各城市在社会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为不同区域城市社会创新的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策略和建议。

侯韵对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从为什么城市需要社会创新能力、社会创新能力的缘起和定义、报告目标及核心方法、关键发现和广州市案例分析、报告实际价值与影响等方面展开,并特别强调,报告通过对中国各城市在社会创新领域的表现进行量化和排名,揭示了各城市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首个建立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的研究,能够为城市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中国城市社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的环保实践和社会福利实施情况纳入考量,成为本报告的亮点。例如,城市的绿色基金规模、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环境污染投资占比等环保指标成为评估城市社会创新的突出因素,另外,关于城市是否对残疾学生教育实施补助政策,老年人参与城市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以及上市公司ESG及CSR自主披露百分比等社会福利实施情况相关的指标都成为衡量城市社会创新水平的重要内容。

乔元晖作为和瀚书院代表致辞,结合亲身工作经历,为大家分享了国家电网联合技术型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为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双溪村低电压住户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的社会创新案例。全面细致地阐述了社会创新的表现形式、过程和意义,也进一步激发了听众们对社会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助理教授陈罗烨同三位特邀嘉宾就社会创新与城市规划、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社会创新与社会组织等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谈,紧密围绕中国城市的社会创新问题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从理论高度阐述了城市社会创新的内涵和本质,梳理了城市社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和紧要挑战,并给出了诸多推动城市社会创新发展的宝贵建议。

霍子文立足多年城市规划经验积累,指出创新必须精准面向社会人群和社会需求,尤其是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青年人和引发城市发展问题的老年人的需求变化,同时注重空间供给,比如依托地域空间和乡缘网络的城中村产业。综合来看,现有创新活动多聚焦于高校院所、企业和政府主体,引入社会创新视角是对创新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补充。

熊辉围绕技术创新同社会创新互动融合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创新活动最需要交叉融合和跨越边界,因此城市社会创新能力评估可以将社会实践同技术实践相结合,多采用一些大数据指标以提升报告质量。具体而言,在数据源层面,可以纳入用户画像数据和出行数据等;在方法层面,更多地利用智能化分析手段,如大模型;同时重点关注人物,即引领带动型领导者等能够吸引和赋能专业化人才进而最大化释放创造力的创新时代核心竞争要素,对于城市社会创新的价值,着力打造高校主导型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提供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邓国胜则表明,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终极目标在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全人类福祉,应该引导政府、组织和群众更多地关注社会创新领域。同其他研究相比,城市社会创新能力指数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纳入能力视角,更全面地体现城市发展的潜力和趋势。同时报告也存在进步空间,未来可以一方面更多地关注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人物以及枢纽型慈善组织等头部社会企业,另一方面立足社会创新的整合性视角,关注政府、企业和社会间的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以真正体现社会创新的要素和意义。

发布会现场,与会嘉宾与现场观众就城市社会创新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区域性合作、创新溢出、创新公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热门相关: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女职员:职场恋爱   催眠舞会   外宿:朋友的女人   大胸妹妹